季桓子

季桓子(?-公元前492年),即季孙斯,姬姓,季氏,名斯,谥“桓”,史称季桓子。春秋时鲁国卿大夫,季平子季孙意如之子。季孙斯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桓子为季氏,而非季孙氏。
 
公元前505年,季平子死后,桓子立为卿。季桓子时期,季氏为首的三桓在鲁国的声威、权势有所降低,家臣的势力骤然增加,形成“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他被家臣阳虎囚禁,与之达成盟约才被放出来,之后,阳虎执鲁政达三年之久。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阳虎发难,想要借宴飨季桓子的机会杀掉他,他在赴宴途中说通御者林楚,驾车奔到孟孙氏家,联合孟孙氏打败了阳虎,平定了叛乱。季桓子也就重新执掌了鲁国的大权。
 
孔子升任鲁国的大司寇后,想施行“堕三都”的计划来提升公室的实力,以抑制私室的势力。但当时“三桓”执政,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手中已有的权力。孔子的弟子子路当时作为季氏宰,就对季氏说,昭公十三年,南蒯占据坚固的费城作乱,我们连年攻打而不能夺回费城;定公十年,侯犯凭着坚固的郈城叛乱,围攻了一年多都不能攻克。这些都是因为费城、郈城太过险固,而我们的家臣多次以此而背叛三桓。为了防止后患,不如顺势毁掉费城、郈城。鉴于家臣势力尾大不掉,季桓子接受了孔子“堕三都”的倡议,想要堕毁被家臣控制的都邑。他派子路率兵监督。先是叔孙氏毁掉了郈城,接着,季氏下令毁掉自己的费城。当时费城宰公山不狃加以反抗,他联合叔孙辄,率领费城人,攻打国都。孔子派申句须、乐颀出战,打败了费人。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到了齐国。于是毁掉了费城。郈、费都已经堕毁后,剩下的就是孟氏的郕城了。郕城宰公敛处父对孟氏说,如果毁掉了郕,那么齐国必然顺利进入鲁国北方。再者说,郕是孟氏的保障啊,如果没有了郕,那么孟氏将何处呢?于是孟氏就暗中加以抵抗,不主张毁郕。定公见三都毁了两座了,就这一座堕毁不成,于是派兵攻打,结果竟然没打下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季桓子也明白了孔子“堕三都”的最终目的是想提升公室的实力,而抑制私室的势力,便不再支持孔子。
 
后来齐人看见鲁国在任用孔子后,逐渐强盛起来。于是馈女乐,而定公、季桓子观之,几天都不上朝。孔子被逼之下周游列国。鲁哀公三年,季桓子去世,其子季孙肥继位。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