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颜渊篇
【原文】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聚合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解读】
此章讲的也是交友之道。以文会友被认为是君子所为。朋友之间相互勉励扶持,在一起切磋琢磨,共同走上人生的正途。
【名家品
论语
】
《论语》的仁的第一义是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有真正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凡此,都是《论语》中仁字的含义。道德的自觉自反,是由一个人的“愤”、“悱”、“耻”等不安之念而突破自己生理的制约性,以显出自己的德性。德性突破了自己生理的制约而生命力上升时,此时不复有人己对立的存在。于是对“己”的责任感,同时即表现而为对“人”的责任感;“人”的痛痒休戚,同时即是己的痛痒休戚。于是根于对人的责任感而来的对人之爱,自然与根于对己责任感而来的无限向上之心,浑而为一。经过这种反省过程而来的“爱人”,乃出于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容自己的要求,才是《论语》所说的“仁者爱人”的真意。即是先有“仁者人也”的反省、自觉,然后才有“仁者爱人”的结论。在此结论以前的过程,皆是“为仁”的功夫,亦即是“仁”自身的逐步呈露;“为仁”的功夫之所在,即仁之所在。其功夫的关键,端在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反省、自觉;因为只有这样,才一开始便凑拍上了仁,有个真实下手处。
——徐复观《释〈论语〉的“仁”》
上一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下一篇:暂无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