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原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翻译】
 
孔子说:“民众对于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水和火,我看见有人死在里面,却没有见过有为实行‘仁’而死的。”

【解读】

此章孔子强调了仁是人生和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它是有益于人和社会的,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961398772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人类对于水火的需要是必须品,但水火使用不当依然会使人有伤亡。人类对于仁的需要比水火还要迫切,并且仁无论怎样也不会伤害人类。
言外之意,为什么不赶紧行仁呢? 5000言584966755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人民需要仁,但是只是需要仁的名声,需要得到仁的好处,而不是完整的仁,本质的仁,所以不愿意付出,真正会使用火的人会被灼伤,真正会水的人容易被淹,可是没有人真的仁,想要的不过是仁的好处 5000言768908169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为忠为孝为义为节而死应该是有的,为仁而死估计是圣人了,孔子前面说圣人吾不得见矣 道纪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对“仁”追求,也是很危险的。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5000言221165663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仁爱,水火都是人民需要的。但有时水火无情,会吞噬人的生命,而仁爱不会。 5000言633824373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大于对物质追求,逐利忘义可能丢失性命,追求崇高的精神,是不会伤害到我们的性命(可能会有物理杀伤,但精神会得到升华的)。 阿菠萝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孔子说:民众对于仁道,避之过甚于水火。就算是水和火,我也见过勇敢的踩踏在其中而死去的人,唯独没见过勇敢的践行仁道而死去的人。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春秋时代社会生活情况已不可考,据史记记载,儒家“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很繁琐,连夫子高足冉求都说力不足也。就我自己有言,若非苦闷惆怅、焦虑浮躁,怕是也不会用心读论语,我当然不是学那些礼仪动作,我主要是学习夫子的气质。何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恭宽信敏惠,躬行君子,仁者无忧,仁者爱人。刚开始的时候,大大咧咧随心所欲惯了,犹如原壤夷俟,猛然“克伐怨欲不行焉”,是很难受的,克己嘛,而且为仁的好处只有到了“崇德辨惑、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之后才有所体现,相当于一时半会看不见光明,所以大家伙避之如水火,因此夫子疾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也。 米多老爹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行仁不易,知仁甚少 很反感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名利,吾见争名逐利而固执其中的人,未见践行仁义而一直坚守到底的人。” 轶想天开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仁只有利而无害? Gogovoog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这个“蹈”是什么意思? mili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疑似说水火既济卦,蹈而死者,火水未济,蹈仁,水火既济。仁的思想可能出自既济卦。 邯郸秦宏杰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查阅众多名家翻译,我比较赞同这种观点:孔子看见,民众远离(躲避)仁义就像远离(躲避)水火一样(因为水火无情啊)。因为见到过有人蹈于水火之中而死伤的,但什么时候见过行使仁义而有死伤的呢?仁义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所以孔子竟在劝导民众应该近取于仁,而不是像躲避水火一样远离仁义。仁义不是那么好追求的,当然应该崇尚仁义,只是,可能古代没有碰瓷讹诈的,否则老夫子,你扶几个摔倒的老人试试!估计走不了几个国家就得打道回府了! 悠悠我心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我个人解释:让普通人实施仁德,就像至他们于水火中一样排斥。见过趟水火死人的,未见过实施仁德累死的。在此鼓励民众实施仁德!特别是小人和女子,生活中吃点亏不会死人。 队长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仁是社会运行机制,法律法规,社会秩序,公序良俗等,所以才说实行仁未见因此而死人。 无双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虽然水火有时夺取人的性命,但人的生存离不开水火,其实仁比水火更迫切被需要,但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人为了成就仁而牺牲性命了。 learking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嗯,解释得好。 队长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这句话或许是讲给执政者听,百姓需要仁政的治理,而不是仅仅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比如用火和用水,还出现过事故,而实行仁政还没有出现过事故。 adfaf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杀身成仁可乎 两界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蹈仁而死,譬如东郭先生。人善人欺马善人骑方为正理。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民之于仁也:可不可以理解为:只是去追求一般的物质生活,是可能危险而有害的,去追求精神上的仁,是一定有益无害的。相比于物质生活的丰盈,百姓更需要的是精神境界的崇高。(虽然似乎和先富后教有所矛盾)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