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原文】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①:“仲尼焉学②?''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③,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①公孙朝:卫国大夫。当时鲁、郑、楚三国也都有公孙朝。所以指明卫公孙朝。
 
②焉:何处,哪里。
 
③识:通“志"。《汉书.刘歆传》引作“志"。
 
【翻译】
 
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解读】

此章是说明善于学习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有益的东西。孔子学说是承袭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子贡聪明颖悟,对老师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孔子学说得以广泛流传有他的一份心力。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水水彪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寒蛩不住鸣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如果复兴中国文化只局限于汉服,文物等等“小者”之上,而不重视古代经典等精神文化这些“大者”上,那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我们这一代好像文化匮乏严重啊,我们现在说到底有点“啃老”,现在宣传的文化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又有什么留给后代呢? 阿菠萝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道焉。道者,人与人之道也。文武之道,仁道也。 径直.离开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子贡搞宣传是一把好手啊! 用心若镜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这样断句是否更合理?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子贡还是那个子贡,夫子还是那个夫子。天下多子贡,子贡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世间少夫子,夫子于人性深处逆向用功,抑恶扬善,克己复礼,修己安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些年来,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克服精神内耗,我发现内耗最大的根源在于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知不觉间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难以自立。子贡不知不觉间就把你拖到他的认识中,但是那个认识或许并不适合你,等你明白过来,再回头已百年身。比如“贤者识其大者”,你是不是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想象成了所谓的“贤者”,不知不觉间就想“识其大者”,不知不觉间就眼高手低啦?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蓝花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道可道非常道,师可师非常师 元哥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看不惯子贡这样冠冕堂皇,高高在上自负的样子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圣人无常师 Chhont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见贤而为我经验,见不贤而为我教训 广大的湖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道无处不在,志在于用心! 每天都做白日梦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学越多知识越多,科技越进步学的越多,孔子竹简时代出了孔子,老子等圣人,后世有诸葛亮,司马迁等圣人,清代有康熙等人,近代有毛泽东,随着科技进步,学习方便,以后还会有更了不起的人,早晚会出现 拾贰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我们为什么要点进来,因为我们得看翻译和注解,所以我们要学习,而不是指责孔夫子哪些地方不对 kriminalChen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韩愈,师说,圣人无常师 队长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这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从每天的工作生活,所见所闻中吸收丰富的内容,没有智慧的人领悟力弱,观察能力弱。 若水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集大成者,海纳百川。子贡回答精彩。 拐拐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处处闻,处处思,处处修。 匿名游客 评论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文无定法学无定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