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②,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④!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
 
②盼: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xuàn):有文采。
这三句诗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
逸诗: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而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之为“逸诗”。
 
④起:阐明。
 
【翻译】
 
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解读】


子夏问诗,认为丽质天生的美女,不必多作装饰,只要穿上素色衣服就很吸引人了,其本意在于礼仪形式之华美,而孔子的回答在于礼仪之实,即内容之美。子夏理明辞达,领悟力很高,马上受到启发,因论诗而知学。孺子可教,于是孔子赞扬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就是用绘画作比喻来说明仁和礼的关系。他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真实情感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kmlm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绘事,素后乎?绘事后素。为人,礼后乎?为人后礼。 徐行吟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笑脸轻盈,眉眼明媚,洁白的质地(品格)使她更加夺目。同样的,礼节与仁德也更能使一个人的灵魂散发出光彩 东彧飞·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质地洁白,心思纯正才会画出美丽的图案,多彩的人生。 东彧飞·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质地洁白,心思纯正才会画出美丽的图案,多彩的人生。 Ham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绘事后素,《考工记》:“画缋之事,後素功”。东汉郑玄注:“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先秦之时,未发明白色的纸张,更没有白色的宣纸,所以时人绘画,并没有素色的载体。故当时绘画之事,必先布众色,最後才敷布素色,以突显绘饰之色。如果没有素色,那么画中的美人就不会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灵动效果。素虽无彩,却以为绚。<br>子夏问孔子怎么看,孔子顺着子夏的话茬子说:(没错,)绘事(就是)后素。后是动词,在...之后(或者不如...重要)的意思。绘画(人为的各种颜色),在素色(天然的颜色)之后。子夏一听孔子中了他的全套,立刻发出灵魂提问:礼后乎?(子夏把绘事联想类比为礼,因为礼是人为规定出来的东西,素是天然的东西)就是这一问,把孔子给问激灵了!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教学相长。这大概就是孔子夸子夏的原因啊! 阿菠萝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倩,梨涡浅笑;盼,顾盼生姿;素,白丝绢也;绚,五采成文章;绘,刺绣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都是因为她天生丽质纯洁善良。故曰:绘事后素。同理,礼事后仁。 快乐人生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如同绘画,质地不洁白,绘不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所以,如果没有“仁”作为底色,就不要谈“礼”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言水王注:我认为“绘事”在这里并没有作画的意思,孔子只不过是依着“绚”字用词罢了。“素”肯定不是素颜美,也不是“天生”丽质,丽质全靠天生又有几人能达得到。“素”的意思有点像本质与内涵,“绘事后素”就是说美丽来自于良好的气质和纯洁的涵养,所谓君子务本,本立道生,顾盼之间摇曳多姿,令人心神荡漾,乐而不淫。然后子夏接着问“礼”是不是绚丽光彩辉煌伟大和谐融洽的底色。想起一句类似的话,“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烹饪就是要把食材的美味极尽所能地发挥出来而已,现在有些烹饪,料加得太足了,已经掩盖了食材的味道,所以我非常赞同孔子所说的“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苹果树下的毛毛虫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前面孔子有提到礼之本,心也。仁德由心而发,礼乐、诗经这些文字上看得见的东西都是围绕仁德为心而服务,所以孔子这里也说,仁德像白纸,在上面用礼乐,诗经的准则绘画的是为了更好宣扬仁德,如果用人欲、利欲绘画,只会乱七八糟,不堪入目。 昱之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外在美与内在美,不如自然美流露出的真性情。就像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IdEaR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自然美——&gt;礼仪美(内于心) 卍亮剑卍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都是人们故作的一时之美,无论是修饰打扮都是一时的,素以为绚兮,才是阳光灿烂没有修饰的自然美,绘事后素与礼后乎,正是解释了再怎么打扮的漂亮还要回到根本也就是卸妆,不可能永久修饰回到原型,在行礼时大家都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是很少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轶想天开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没有文采去准确翻译,大概意思是巧巧地一笑就让人感到无比美丽,眼睛瞄一下(“目”作动词,美实在找不到好的词来翻译,大家意会),就让人期待。朴素的(巧笑、美目都是普通的动作)成为美丽的。为什么普通的动作让人觉得很美呢?这其实可以做很多不同解释,最俗的是因为人本身好看,类似西施,干什么人们都觉得美。但孔子没有走这条路,他认为女人的内在的品行是“素”,基于这种素,一笑一瞄都会很美。所以后面才可以推出“礼后”。总之,这时的孔子应该很大年纪了,所以看女人的标准和年轻人不一样,不在相貌,而在内在品质。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克己复礼克已为素复礼为绚 爱哭的人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解释得太完美了 阿舟。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解读有偏差,康熙字典有注凡物无饰曰素,所以这里的素不是素娟,而是本质。即姜氏不经意的微笑多美啊,看我时的眼睛多美啊,这应该是她平时文采熏陶出来的吧。子夏问《诗经》这里是什么意思,是指他不理解诗经作者想表达的重点什么,是突出美人的美还是她的文采。孔子说:作者先通过描绘美的画面,再说这事实的本质。即美人的微笑和眼神是因为她有内涵修养,也是说美和文采之间是先后、因果关系,而非一体两面。所以子夏才会说“礼后乎”。那一个人外在的礼和他的内心仁也是一体的。所以,当看到某人知礼时,便可赞美他“素以为仁兮”。 上善若水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这些解释应该都是牵强附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都是在描写美丽的女子,是说她不用描眉打扮的素颜就足够绚丽了,何谓也?孔子继而回答:着意装扮的美次于本质的美。继而有了礼后于德的比兴。 清蒸英语大绿本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翻译为 能够启发我思想的是卜商呀 会更好一点 渔者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阳芷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本句要结合老子的道德经就好理解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队长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绘事后素,美丽的图案最后是靠白色衬托,礼制的表现最后是要靠内心的仁义道德来彰显。因为外在的言行,形式大家可以抄袭模仿,而最终的分水岭是看一个人的内心是不是真善美。 scott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所以子夏听了,突然有了启发,说了一句:礼后乎。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讲伦理和礼乐的,礼是外在的表现,一个人本身有品德有真诚,是一个好人,礼就像“素色”一样,一下子把这个人的品德表达承托出来。很多人批评儒家是礼教吃人,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在当代都有很多人不理解。 scott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傅佩荣的解释可能更为准确:网友总结为——中国出现白色的宣纸,是宋朝了,所以朱熹注解的时候,认为是“绘事后于素”,他自己加了一个字进去。但是在孔子的时代,绘画是没有白纸的。画在墙上、帛上、木板上,底色都不是白色。所以在古人作画,是有“白色颜料”的。白色在有纸的时代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没有纸的年代,白色就是非常重要的颜料。当画画完成的时候,最后上白色,原来画面的美丽,因为平凡淡雅的白色,一下子显现出来。(绘事,后素——画画这个事情,最后是上白色) 我爱学习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子夏悟性真好,我若是不读下面的译文,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理解这段对话的内涵 809934906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最近在看辜鸿铭的英译论语 EyesUI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沙发呢? 匿名游客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好吧<img src="/plus/dedemao-comment/face/wx.gif" title="微笑"> 匿名游客 评论 子夏问曰:“‘巧笑:第三个翻译是对的就是对的,是错的就是错的,怎么是可能呢?<img src="/plus/dedemao-comment/face/yw.gif" title="疑问">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