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能学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一半在这第一句话里面,第一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第一句没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学以润身,...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都称名字,颜回也是名字,没有称颜子。只有有若和曾参,一直称有子、曾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qiān)偶尔称子。所以有人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令...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就是著名...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是治。乘,是四匹马拉的战车,千乘之国,是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 孔子这是讲治国了,治理一个中等诸侯国,怎么治理呢?他说有五大要件: 第一,是要敬事。面对每一件事,首先要敬...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是后生小子,出则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长。谨,是做事踏实,不乱来,有始有终,谨慎可靠。信,是说话诚恳,言出必行。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 贤贤易色。贤贤,前一个贤是动词,后一个贤是名词,贤贤,就是尊重贤德。易色,有两种...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厚重,敦厚持重,浑厚庄重。厚重的反面,就是浅薄。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信。 厚重是一种修养,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易亲切,同样厚重...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是曾子的话。 慎终。慎,是谨慎、慎重。终,是指家人去世。张居正讲解说,人伦以家庭亲人为重,父母在世时,或许还能尽孝,但若父母去世,有的人就认为亲人已经去世了,无论做什么也意义不大,就不能尽到诚意礼节。这...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禽问子贡,夫子每到一国,必能得悉这一国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世时,因为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所以看不出子女的行为。这时候就观察子女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子女做了家长,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说了算,这时候观察子女的行为。如果过了三年,子女都没有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为,而是一以贯之,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礼仪,是尊卑上下的礼仪。对礼的运用呢,贵在能和。和,是和顺从容,是尊卑上下之间的种种调和融洽。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华杉详解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约信,承诺。义,义理,朱熹说事之宜也。复,朱熹说践言也言可复,即兑现承诺。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里提出了好学的四大特征,你有这四大特征,就算你是好学之人了。 第一是食无求饱,吃不饱饭也无所谓。当然这也不是要你饿肚子。张居正说,食也养生,也不去求饱。吃饭是为了生命需要,不是贪吃。...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问:一个人如果贫穷而不谄媚,富贵也不骄傲,这个人怎么样?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却深刻到骨髓,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毛病。 我们怕什么呢?就怕别人不了解我。上级不了解我,我就怀才不遇,得不到提拔;客户不了解我,我就接不到生意;朋友不了解我,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是同类,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那是人生一大乐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那不才是君子吗?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是第二篇。第一篇讲学习,第二篇讲政治。 政,就是正。张居正说,人君居万民之上,要让那不正的人都归于正,必有法制禁令以统治之,这就叫政。但正人先正己,如果自己不正,什么法令也正不了别人。 所以&ldq...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是导,引导。政,是法制政令。齐,所以一也,让大家都行为一致。用法制禁令来领导人民,用刑罚来整齐人民。民免而无耻,人们能够遵守法令,免于刑罚,但心中并没有耻感。无所羞愧,虽然不敢为恶...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孔子感叹评价《诗经》。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谈话经常引用《诗经》。《论语》《大学》《中庸》里,都有大量《诗经》的诗句。 诗三百,《诗经》一共三百十一篇,三百是概数。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