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仁学的光辉
孔子一生着重于探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合理的行事准则,他曾系统地阐明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
 
“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前者是爱人,后者是修身,是对道德准则的遵从。“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人要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提倡“忠恕”之道以消除矛盾,实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理想。
 
“仁者爱人”,还要以“仁”为标准,不计较亲疏、远近的关系,一视同仁,广泛地搜罗人才,维护公室的根本利益。
 
“仁者爱人”还包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崇尚节俭之风,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政治上提倡“爱民”、“养民”、“富民”、“惠民”之政。“仁者爱人”,反对“不教而杀”,主张“以礼教民”。
 
“仁”的表现形式是“礼”。礼是宗法社会的制度、规范,它强调尊卑长幼之序。“仁”的伦理学意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强调人们之间的友爱、谅解、关怀和容忍,强调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的安定与提高。
 
社会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忠君尊王,实行仁政德治。他认为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那就会加强对立,激化矛盾,导致社会危机;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无序。因此,要以“中庸”作为原则,提倡“和而不同”,达到一种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不无区别,生活安定福裕的社会。
 
孔子的“仁学”,体现了他“仁以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与重道义、轻私利的价值观念。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中国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闪耀着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光辉。
上一篇:孔子的性格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