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宰予(子我、宰我)
宰予(公元前522-前458年),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论语》中提及五次。宰予天资聪颖,足智多谋,口齿伶俐,能说善辩,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他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孔子常派遣他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等,可见对他的才能是非常信任的。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师徒一行从陈蔡之困中脱离出来,到了楚国,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要把书社地方七百里封给孔子。楚国令尹子西加以阻止,其中有问楚王,说“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楚王说没有。令尹子西说:“今孔丘得据土壤,先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楚昭王就放弃了重用孔子的打算。楚国在当时是大国,人才济济,而楚昭王却承认自己臣子的才能没有赶得上宰予的,由此可见他的才能的确卓越不凡,并闻名于诸侯国。

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颇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孟子称赞他“智足以知圣人”。他提出改“三年之丧”为“一年之丧”,缩短丧期,遭到孔子的指责,批评他“不仁”。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曾经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说假如一个仁者掉到井里去了,告诉给另一个仁者,这个仁者应该怎么办呢?因为如跳下去则也是死,如不跳下去就是见死不救。孔子认为宰予提的问题不好,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认为宰予这是在愚弄人。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听别人的言语时还要观察人的行为。

有一次,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尽管孔子对他批评的次数多于其他弟子,他还是对孔子无限钦佩。他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第二章)他后来到齐国任临淄大夫,因参与陈恒(即田常)弑君事件而被杀。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