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产
子产(?-公元前522年),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他出身于贵族之家,是郑穆公的孙子,春秋时期公子之子称公孙,所以他又叫公孙侨。春秋时期郑国大夫,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
 
子产幼年时就显示出出众的谋略。公元前565年,子国、子耳带兵攻打蔡国大获全胜,并活捉了蔡国司马公子燮,郑国上下一片欢腾喜庆。只有子产认为这场胜利将会给郑国带来灾难。因为作为楚国附庸的蔡国被攻打必然引起楚国的讨伐,这样郑国在四五年之内将无宁日。后来,事实果如子产所说那样。
 
两年后,郑国发生政治暴乱。时任正卿的子驷和大司马的子国同时被杀,郑简公也被劫持到北宫。正卿之子子西闻听父亲遇害,惊慌失措,急忙赶去吊尸、追缉凶犯,而暴徒早已跑入北宫。子西无奈,再回家调兵时,家中已是一片混乱。而子产闻讯,镇定自若,迅速聚集家臣属吏,亲率兵车十七乘,进攻北宫。在国人支援下,子产很快平息暴乱。
 
此后成为执政的子孔独断专行而被国人杀死,子展成为执政,子产出任少卿,其政治、才能开始得以充分施展。公元前551年,晋国以盟主的身份命郑往晋朝聘,责问他们何以从楚。子产应声回答,列举郑国对晋国无岁不聘、无役不从、敬奉有加的种种事实,然后说郑国虽然有时不能不“有贰于楚”,那也是因为晋国没有尽到保护小国的责任。最后严厉指出如果晋国不能解除小国的祸患,而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小国难免变成晋国的仇敌。晋侯听了子产这番话,自知理屈,再也不责备郑国了。
 
子产熟知周礼,知识渊博,文学修养深厚。在外交场合中,他更是凭借着对各国情形的洞察,以优雅的风度、机智的言辞,在许多棘手的外交事件中,面对多方责难,应答如流,有礼有节地与大国交锋,捍卫了弱小郑国的利益,并受到各诸侯国的尊敬。后来孔子曾评论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子产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能,得到郑国实力派人物子皮的重视。当时郑国“七穆”(即七大强族)轮流执政,子皮是罕氏的族长,在郑国德高望重。公元前543年,又一位执政伯有被杀,子皮被推举为执政,他知人善任,授政于子产。子产执政顺应历史潮流,在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整顿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公布刑法,并铸刑书于鼎,成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
 
在用人方用,子产善于用人之所长。冯简子能够决断大事,子太叔秀美文雅,公孙挥长于外交、善为辞令,裨谌善于谋划。于是每当郑国和诸侯之间有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首先向子羽(公孙挥)询问四围邻国的动态,并且派他多参加谈判交涉活动。然后和裨谌乘车去郊外,让他安静地思考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而后再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最后的决断。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派子太叔出去执行,让他去接待各国宾客。因为善用人才,子产在内政、外交方面取得了出色成就。
 
子产既注重礼教德政,又避免了流于不切时宜、廓大虚空;既注重法制、改良旧制度,又不去使新法显得峻刻凌厉;既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存亡济弱,又不唯利是图。他的政绩、人格和思想深为孔子所推崇,是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典范。孔子的礼学、仁学都有和子产思想相通之处,而他的“天道远,人道迩”也和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不谋而合。子产死时,孔子得到了消息,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作为同时代人,孔子给了子产最高的评价:“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民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上一篇:公山不狃
下一篇:管仲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