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文】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翻译】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
学什么,怎么学
学习可以使人成长,使人进步,使人快乐,使人睿智,使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关于学习的意义,谁都能说上一箩筐,也就不必再赘述了。倒是那学什么、怎么学的大深意,却是很有必要说上一说的。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是学习。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许多人把学问当作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大千世界,知识海量,如果把学问当作知识,那恐怕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只做学生就够了。尽管哲人说,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也要有选择地学。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一一做人到位,做事正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更点明个中意味,指出此节所述是人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他强调的其实是“学”之后的“行”。一门心思只学知识,而不想着如何让学到的知识先服务于自己,后服务于社会,造就的无疑会是一些“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百无一用的书生。这就需要在正确知识引领下,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事。有些人满腹才学,却尽做祸国殃民之事,一样是“无学”之徒,譬如秦桧、严嵩等人。有些人,虽然读的书不多,知识也不够丰富,但做人有担当,做事有主见、重大义,这样的人就是有大学问的人。
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形成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做事、交友、为政、经商、治家乃至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养成的。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学问的获得,既需要上述的实践,更需要不断地反思,随时随地地提醒自己改正错误与不足,提高修养。这种人格的培养,是一种行为的习得。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砺,是很难形成的。
进德修身,通常而言,是与自己的不良习气作斗争,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孔子看来却充满了“悦”和“乐”,有着无限的乐趣一一因为个人修养的提高乃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是运用自己的心灵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快乐。在反复的学习与实践中,不仅能培植人格,更能增长智慧,这种成长的幸福感是难以言说的。孔子的心态和气度真是非凡博大啊!
其实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或有体会,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掌握了一种高效做事的方法,这个时候,是无比快乐的。
“乐感”是人外在行为收效内化后的情绪体验,这一情感历程无疑是寂寞的。难怪李白曾有诗言“古来圣贤皆寂寞”,一语道破了做学问的境况。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概莫能外,中国的孔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叔本华、马克思无不寂寞一生。所以,如果真心向学,就要有耐得住寂寞、不怕凄凉的精神,否则免谈。真正做学问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可能没一个人了解他,有时甚至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人们才会认识到其思想的伟大价值。不要说圣贤,就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常常感叹,了解自己的人太少了。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圣贤也是人,身处无边的寂寞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人理解他的千秋大业,与他谈论道德学问,和他有着强烈共鸣,能够与其砥砺互进,那是何等的欣慰和快乐呀!于是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然而,这样的知己很难得。有时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
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怎么办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处世交友都是人生要义,当以人和为乐事,“人不知而不愠”才是为人为学的最高境界。普通人遇到困难,遭到挫败,或被人误解时,往往满腹怨气,怨天尤人。而一个道德学问精深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通常会反思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遭遇困境,自己哪些地方没做好,该如何改进等。自持仁心,不断进德修身,自己的心灵就会充实、圆满,并最终获得幸福。所以,人的一生,关键是自知自立。自己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不在外人如何评价,当然,更不能不奢求于外。
《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并不是简单谈读书学习这么简单,而是讲如何学做人,如何做学问。学而时习,与朋友共,不为人知而不愠,就能不断增进美德,开启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滋养,思维得以拓展。如此,就会踏上真正的心智成熟之路,进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一修成君子。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阿菠萝(12564178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自强不息、自得其乐也,故说。此知也。有朋自远
5000言602750058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主编,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是不是多了一个“不”字呀
洋洋得亿(109176307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真的,初中背《论语十二篇》的时候第一次认识论语,但是只是
5000言99835167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弟子能将学而时习之作为论语第一篇,是引领全文的意思,也
5000言99835167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古代朋友是两个字,朋是党朋,同僚,友是现在朋友,结合上文应当是
5000言99835167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此处的学应当为儒家的修身之道,修身包括大学的八目,可参照论
发呆小神仙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高中学习的知识,当时只背诵句子和翻译,没有深入的思考过,
鬼见愁(131691285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这个我觉得没那么绝对,在某些方面做到就是某方面的君子,人
张秀云(1300114012)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深入思考的观念,谢谢分享!
快乐人生(691986255)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装多了,说不定成自然,就成君子的
网客(4800393)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真君子太少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装君子,俗称伪君子。
Mr.Guo(418523833)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嫂蕊,不小心点到反对了
旺旺(16470814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能一样吗 若按佛教里面的来说 自杀是不能投胎进入轮回的
旺旺(16470814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求同存异有何不可
5000言568638400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福祸无门,唯己自招
冰雨SNK(25349377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里面的“习”翻译成“温习”,那叫误人子弟,应该翻译成:练
杨双莲的妈妈(33187399935)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进德修业
5000言317245120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到的东西要时常去温习,每次都能产生不同的言论和主张。因
为食猫(2297569875)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我的学说被时人采用,不也很高兴吗?即时没被采用,但有认可
阿菠萝(12564178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会了独孤九剑打败了淫贼田伯光,你说爽不爽?天下
夜舞(12546178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自强不息、自得其乐也,故说。此知也。有朋自远
枫叶(28943163)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学而时习就是格物
SeHun(3064789262)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太妙了
落影(939213252)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晴天(323581064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没关系,自知自立就好
偷瓜的土儿(773136772)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十而有五志于学,五十才知天命,七十才随心所欲。经历经历,
285750798(285750798)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最佳注解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时习之”不仅仅是复习之意,还有身体力行、学为所用的意思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呵呵,怎么就联想到寒酸腐儒了呢?儒家显贵也不少啊。乌云遮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朝闻道,然后勤加练习,应用在生活中,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快乐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其实大部分人,如果不加雕琢的话,应该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
王博(1098904435)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指导生活,在生活的行为对比,反思,做出恰当
285750798(285750798)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从知之、好之、乐之,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学习境界,我也想到了
賢澤(1127888480)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只要认真学习,或有机会一展所长,或有志同道合的人去做这件
你-还想她吗(256434250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谢谢你,听了你的这句话,让我一下清醒了很多
你-还想她吗(256434250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我现在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自己的身边的人看问题的角
你-还想她吗(256434250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我理解的也差不多,但是我发现自己老是做不到
你-还想她吗(256434250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我说下我现在的理解吧,我先理解都是学习是前提,然后是实践
九哥(138758110)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朋,甲骨文为两条串起来的贝壳,钱币,引申为财富,说文里为凤.两
徐大汗(45393603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的读法:1、看得透现象(读懂场景);2、明白道理(现象
徐大汗(45393603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做事的经纶。
徐大汗(45393603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半部论语可以打天下,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论语,首先是一部
徐大汗(45393603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整个篇章的编排:1) 第一句:找到动力源,真正的做事动力源:
立群(64689776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从孔子学琴,我们再回来看论语的第1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
王博(1098904435)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习,为人,处事
单建伟(99066919)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今天搜到的,放入收藏夹,先从学而篇开始。
2楼(79834284)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把(学)学到知识,(习)去实现是伟大都理想,是多么快乐事
立群(646897767)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自古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不到位。这句话是讲学习的,学什么
追风逐浪(444878933)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乱解:学的是人格,也就是孔子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
淡品人生(58037278) 评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你所谓的修行之路修的究竟是什么?怎么一会儿是儒,一会儿是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