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解读】
 
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学中的“仁”,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内心修养的真功夫,是实实在在的境界,并不是简单抽象的理论。想要做到这一点,非要下苦工夫长期修炼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将精力集中到所从事的事业上,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我们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难把握和控制的,人们随时都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欲望太多内心自然无法平静,无法将精力集中到要从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定的意志和长期的专注。修德做学问,如果缺乏自我约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无法达到“仁”的境界。做事业也是一样,欲望太多、内心浮躁都难以获得成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
 
克己复礼,自我约束,不仅表现在这些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样。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总不能一遇到烦恼就任性使气,与别人争吵,甚至动手吧。那样的话,纵然得到发泄,但却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别人质疑你的修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约束自己,冷静面对不如意。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礼”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没有谁生而知礼,我们从小接受教育才懂得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社会有公众奉行的社会道德,也有法律规范,人们通过对相应规范的学习来约束自我。知“礼”是一个需要逐渐培养的过程,内心修为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的。
 
“礼”并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礼貌”,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人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持的庄严和诚敬。只有内心庄严诚敬了,才可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一种切身的爱,才能全心投入进去,才可能在与人交往中发自内心地处处讲究礼仪,而不会显得虚情假意。否则,即使一时注意了,早晚也会露出马脚。
 
虽然说人通过教育而知“礼”,但是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却需要从自我入手。求“仁”在于自己,不是说谁教会我们一种方法,从此以后靠着这个方法就可以达到“仁”了。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但并不是说靠着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徐行吟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之所以会被天下人称赞为“仁”,是因为春秋时期列国征伐,天下百姓都渴望回到周初的礼制之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于今日而言,就算做到克己复礼,大概会被人反要说一句迂腐,现今的“仁人”应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之人,矢志于此道。 5000言73385223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论语中只见颜回两次发问,一问仁,二问为邦,可见其境界高度,亦可见为何为孔子的最得意的弟子。 5000言33107976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评论里清一色的极尽舔菊,孔老二的克己复礼才是真真的愚民、驭民!克己是好的一面,但克己只是手段,目的是复礼(回到礼到轨道上)。意思是让你跪你就跪,不要问为什么!你但凡有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就给你灭了!始皇帝焚书杀儒杀的有理,可惜没杀干净。一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混账的话害死了戍守边疆的公子扶苏!秦帝国唯一的希望就此葬送!孔老二误我中华。。。 道纪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在想 为什么没有非礼勿思?看来思是很难控制的 承商大飞哥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想要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刻觉察和坚定的践行 阿菠萝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战胜自己也。由己,发乎自己内心也。为什么要克己复礼?为什么会为仁由己?如何才能克己复礼?怎样才能为仁由己?都是大问题。 七十二渡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真正回归仁道了。 以进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 匿名游客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外头的翻译抑制打成却制了,望改正,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网站
管理员回复: 已纠正 广大的湖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后人常说的吃人的封建礼教,那是孔子之后变态的礼教!如果孔子知道了,他老人家也是反对的! 广大的湖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学以致用!学习礼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它的社会效益,二是个人效益。一则社会有一个良好的秩序,二则有利于个人事业有成!本文的解读部分,说的还是很中肯的! 心安勿忘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夫子只说先难而后获。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夫子思想最深的核心就在克己复礼,这是与老子无为思想的最大差别。克己的假设是人必然会有私欲,穷了思富,富了想更富,贱了思贵,贵了想更贵。天下财富和坑位就这么多,你占多了必然就会有人占少,马太效应到一定程度,天下就乱了,就会革命,就会重新分配。老子美化了人性自私,认为自私是自然而然的,包容然后希望大家伙能自悟感化。老子是一个极端,法家是另外一个极端,夫子折两用中而生儒学。 天蝎、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 明显说的是能够,而且颜回问仁,颜回哪里来的欲望,应该翻译成,能够自我做主,由内心真诚的力量,去实现礼的规范,才是仁。 天蝎、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那《大学》里面的“克明德”“克明峻德”中的“克”是啥意思 前川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仁就是孔子自创的字,表示二人,为了表达二元论,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二人其一动物性的自己,其二是精神性的自己,二者合一便是孔子的道,也就是哲学思想,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孔子直接论道的思想,为何说给颜回,因为只有颜回能学到,其他人资质不够。孔子也谈到了得道的方法便是从自身出发(由己,克己),两个自己想要协调只能找内因,不能找外因(他人)。 世军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儒家的精髓当在此一条吧,若真能悟道并一以贯之,圣不远矣。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根据“为仁由己”,取本意承担。《说文》:以肩任物。以仁为己任,生知安行,学之利行,困知勉行,努力正心修身,是为克己。 木头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么牛的句子,解释的太笼统了 木头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有不同的解释 夜行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般是三不猴,也有四不猴,而这里是出处。 厚德载物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动: 眼视耳听,皆由于身,言出于口,动则属于心意,心为身口之主,既勿动也指不动心。 钟情于风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高中过来找翻译 204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存天理灭人欲。为腹不为目,凡事都有度。克己复礼,首先得分清天理和人欲,掌握这个度,然后终生贯彻。 spiky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己,私欲。 豆豆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子曰一非礼勿视,是否多了一字呢?
管理员回复: 已纠正 Jack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觉得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们从自身要求出发,自己做到仁,而不是要求别人仁,生活中我们懂很多大道理,但是容易利用大道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挑别人的毛病,是说别人不好,却对自己要求宽松,如果哪怕自己做到哪怕只一日“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归仁矣”,我们自己是仁爱的眼光看待天下和天下的人,就会宽恕和理解别人的缺点,甚至有同理心与同情,那么只克己复礼做单这一天你看天下都是仁的。所以中心思想还是从自己出发去做到仁和礼。 明月朦胧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是克服不是克制,欲望是无法消除的,能消除你就是机器人。类似修仙小说的心魔设定,修仙最后一定有心魔,你是无法克制不产生的,你能做的就是克服人性弱点来战胜心魔。同理,孔子想说的是克服人性的本能惯性和缺点,自主自愿的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做让人与人关系变好的事就是行仁。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佛教讲求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不持戒,心就定不下来,心定不下来,智慧就生不起来。持戒就是克己,克制自己的本能欲望,因为这些欲望导致你接下来的一念一想、一举一动,都会造业,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我们普通人可以先持五戒:杀盗淫妄酒。把这五戒做好,虽不能说达到仁的境界,但也十分接近了。 匿名游客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这里,孔子是针对颜回个人来说的。因为颜回“好学”且安贫乐道,可以说是最接近孔子品性的人。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忠和信,孔子弟子未必只有颜回做得到,但好学,孔子只认为颜回称得上好学。所以,他传授的也是他本人的方法,“克己复礼”。克己,是复礼的前提。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没法遵守礼。复礼,是克己的方式。不是说,脸上不笑不哭就是克己,而是要以礼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礼”这个东西,不仅要好学,而且要终生学习,时时刻刻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举止不当。“克己复礼”,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仅要在品德上遵守礼,而且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礼。否则,连自己是否失礼都不清楚,又怎么遵守礼呢? Sirius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回应颜回的“仁”,是一种适合颜回的“仁”。这是因材施教的特点。其他学生的“仁”,是适合他们的“仁”。孔子对仁的理解,素来朴素易懂,只要不上纲上线,自然简单易懂。颜回就是内敛好学,他的“仁”自然也是以克制为主。 匿名游客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论语里面对仁的解释有很多,往往显得杂乱无章。只有这一章显得最为系统和完整。它不但揭示了仁的本质,又阐述仁的方法。看了他就不想再看别的解释了。 繁华深呼吸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觉得非礼勿视还可以理解为:眼不随便看。淮南子中讲到:目妄视则淫。在日常生活中,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看见一个人美貌,偶然看一眼,不能再有意多看。不然就会产生淫念。在社交场合同样如此,如果跟你哥们见面,他带着女朋友,你初次见到,可以礼貌性的看一眼,再多看恐怕你哥们要跟你翻脸<img src="/plus/dedemao-comment/face/tx.gif" title="偷笑"> 青花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礼,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存在:&nbsp; 倘若别人不理你的“礼”?怎么办?势必导致“攘臂而扔之”——自己先不“礼”了。也就说:推行所谓的“礼”,这本身已是“不礼”。己所欲而施于人,非礼也。 nny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因此,“克”在这里表:能够。克己复礼,是让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是论语传达打给我们的精神:让自己的生命化被动为主动。完整翻译,克己复礼: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的正途。 nny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对将“克己复礼”翻译为:克制自己…提出不同观点。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通读整部论语可见,对于仁的解释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孔子是就提问者自身的情况、状态去谈仁的要求。而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德行第一,他的特点孔子也说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可见颜回的德行和欲望已经不需要再克制了。 爱哭的人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也照孔子的话去做。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