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解读】
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学中的“仁”,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内心修养的真功夫,是实实在在的境界,并不是简单抽象的理论。想要做到这一点,非要下苦工夫长期修炼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将精力集中到所从事的事业上,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我们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难把握和控制的,人们随时都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欲望太多内心自然无法平静,无法将精力集中到要从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定的意志和长期的专注。修德做学问,如果缺乏自我约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无法达到“仁”的境界。做事业也是一样,欲望太多、内心浮躁都难以获得成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
克己复礼,自我约束,不仅表现在这些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样。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总不能一遇到烦恼就任性使气,与别人争吵,甚至动手吧。那样的话,纵然得到发泄,但却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别人质疑你的修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约束自己,冷静面对不如意。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礼”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没有谁生而知礼,我们从小接受教育才懂得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社会有公众奉行的社会道德,也有法律规范,人们通过对相应规范的学习来约束自我。知“礼”是一个需要逐渐培养的过程,内心修为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的。
“礼”并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礼貌”,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人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持的庄严和诚敬。只有内心庄严诚敬了,才可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一种切身的爱,才能全心投入进去,才可能在与人交往中发自内心地处处讲究礼仪,而不会显得虚情假意。否则,即使一时注意了,早晚也会露出马脚。
虽然说人通过教育而知“礼”,但是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却需要从自我入手。求“仁”在于自己,不是说谁教会我们一种方法,从此以后靠着这个方法就可以达到“仁”了。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但并不是说靠着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山人(108425367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从哪里看出老子美化了人性自私?
山人(108425367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要
重温经典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学儒家初学仁义礼智信叫修行,为达目的的一种手段,凡事追求
苹果树下的毛毛虫(27653602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nbsp; nbsp; nbsp; nbsp;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
达琳(176244661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不要一味的推崇老子 要统一辩证的眼光看待老子和孔子的言论
以进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
以进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夫子因才施教
(181780514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外头的翻译抑制打成却制了,望改正,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网站
清晨(12035818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旦的意思
广大的湖(220955470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后人常说的吃人的封建礼教,那是孔子之后变态的礼教!如果孔
广大的湖(220955470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学以致用!学习礼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它的社会效益,
vov(115967132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要说成圣 老子倒是可以称的上 孔子还是差点
vov(115967132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孔子的主旨是人 老子的是万物nbsp; 小学生和博士生导师差别
vov(115967132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仁还是孔子自创的?扯!读读道德经就不会这么幼稚
心安勿忘(59790191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夫子只说先难而后获。
武松(860893126)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
球(1644156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夫子思想最深的核心就在克己复礼,这是与老子无为思想的最大
球(1644156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胡扯八扯,是故恶乎佞者
@快乐逗比的加菲猫&(2287883785)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大学是什么时候著的???是秦汉时期儒学作品论语是春秋孔子
风止也(1932526060)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语义吧,词多义而已
元哥(547975856)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淫是难戒
元哥(547975856)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很喜欢这句话
天蝎、(33207134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 明显说的是能够,而且颜回问仁,颜回哪里来的欲望,应该翻
天蝎、(33207134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那《大学》里面的“克明德”“克明峻德”中的“克”是啥意思
前川(52282297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仁就是孔子自创的字,表示二人,为了表达二元论,即精神和物
Gogovoog(22947536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会不会是每日的意思???
世军(22951791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儒家的精髓当在此一条吧,若真能悟道并一以贯之,圣不远矣。
锦(44153833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根据“为仁由己”,取本意承担。《说文》:以肩任物。以
(270636019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请教一下您的解释
又一把山茶(12050723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easy啦。束己被你吃了嘛
木头(95832239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么牛的句子,解释的太笼统了
木头(958322391)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有不同的解释
夜行(38009101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一般是三不猴,也有四不猴,而这里是出处。
厚德载物(495107516)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动:nbsp;眼视耳听,皆由于身,言出于口,动则属于心意,
孤老头一个(1314351431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为什么不是颜渊听完克己复礼的话后并照做,才有的在陋巷回也
钟情于风(1849488640)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高中过来找翻译
2041(246172148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正事,事上炼
2041(246172148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2041(2461721489)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存天理灭人欲。为腹不为目,凡事都有度。克己复礼,首先得分
蜗牛(29098315)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是克制自己不合礼的欲望,而不是本能欲望
spiky(9106480)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己,私欲。
豆豆(313560930)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子曰一非礼勿视,是否多了一字呢? 管理员回复: 已纠正
万亩黑土(34456555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孔子的“礼”是一个“应然”的存在,他强调人之所以是人的本
万亩黑土(344565557)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并不是多看与少看的问题,强调的不是量的关系,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以不真求真,以不仁求仁。
小命一条(117564694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有时喝点小酒不借可以吗?
Jack(12472094)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我觉得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们从
(12399989992)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nbsp; 仁字,两个人的关系。nbsp; 我读论语只记得礼之用,和为贵
明月朦胧(710347083)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克是克服不是克制,欲望是无法消除的,能消除你就是机器人。
白衣吹水(237650768) 评论 颜渊问仁,子曰:“:目光不停留在美的事物上,那该停留在哪里了?见到美女目光都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