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文】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①,夫何忧何惧?"
 
【注释】
 
①疚(jiù):内心痛苦,惭愧。
 
【翻译】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解读】

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司马牛正直善言而性情急躁,所以在这里,孔子耐心地引导他加强修养,向内省察自己。一切无负于人,自然心中无所愧疚,心胸开阔、坦荡,也就无所忧愁、无所畏惧了。从司马牛和孔子的对话中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浮躁和轻率,未及深思就以为什么都很容易。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徐行吟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这里司马牛觉得不忧不惧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遇见很多大大咧咧什么都不怕的人,有时甚至会觉得他们过于没心没肺,如果不忧不惧就是君子,那君子也太容易了。孔子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了原因,不忧不惧是在“内省”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首先是要去反省,因为反省之后而不忧不惧,这就和那些没心没肺的人泾渭分明。 破足道人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做到自省之后就不会忧愁、不会恐惧了吗?意思是君子是从来不会后悔的吗?做任何事情都问心无愧,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吧,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若有慧根可以根据自己的缺点进行反省加以改之,若无慧根,在不伤害它人的情况下做自己,未尝不可,人生短短数十年,朝如青丝暮成雪,即时行乐吧。 大牛牛1973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增强自身修养,无负于人、无愧于天,自然无忧无惧。所以,重点在内省。 阿菠萝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内省,是实现内在超越的唯一途径。然而省什么呢?我和你、他人、自然、宇宙的关系?忠信习?怎么省呢?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谓问心无愧,心代表什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道理的理?道理的道?天人合一的天? echo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内省不疚,无忧无惧。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焦虑,获得内心安宁 祝你发财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这句话估计跟他哥哥桓魋有关,忧他的哥哥祸乱宋国而自己无能为力,惧怕别人以为两兄弟合谋同心而己污,大义灭亲自己又做不到,所以忧惧相随。夫子劝导他如果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好忧惧的呢。是啊,每个人都有社会属性,都需要跟别人连接,约束好自己不出乱子就行啦,别人的事自己哪管得了啊。相当于说不要随便给自己加戏,扩大自己的责任范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宁宁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能做到自我反省,没有做到没有感觉愧疚之处,又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呢!说简单为之难。 元哥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因其言也讱,故内省不疚,故不忧不惧 804339642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内省有疚,为之何? 队长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做君子很难,一辈子严格自律,每一件事都要扪心自问是不是尽到了本分,符合天道,人道。 队长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尽人事,听天命,所以无忧无惧,做好自己的本分合乎道义,其他由天定。 向平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惧,内心仁爱,爱己爱天下,推己及人合乎忠恕之道,故能成为君子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知命,不刻意去达到什么目的,没有得失观念,只是做合适的事,合乎道的事,不会有强烈的得失利害之心,也就不忧不惧了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欲得善果,需种善因。与其害怕将来的恶报,不如现在事事凭良心去做。 杨文剑初中数学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如果自己有错误,也不要内疚吗?  觉得应该要这么理解。。君子内省自己,而不内疚。(错了就错了,当下承担。去改正自己,而不陷入内疚的情绪之中。因为内疚是会过度的消耗一个人,消耗自己本来的信心。) 【君子反省自己,但是不陷入内疚之中,有错误也坦坦荡荡承担,又会有什么忧虑呢】 阳光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青花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先天下之忧而忧,怎么能不忧不惧呢?   橘子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六级不上600不改名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October 评论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