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文】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解读】

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杀身以成仁”的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道纪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杀身成仁是道家所缺乏的,也不是儒家的推崇,倒是感觉是墨家的东西,狭义精神。。如果中国文化里只有道家和儒家,那小本子三个月就拿下全中国了,但中国还有墨家的狭义,幸甚中华,天佑中华 鸿冀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杀身成仁,是为仁不为名。如方孝儒,那不是为仁,只是徒好仁名,拉着他人陪葬,那是小人。能活着又不损仁,何需杀身?诸如管仲,求活不求死,不是为名,而为大仁。孔子也从不鼓励,主动去求做杀身成仁的事,那是沽名钓誉。如果有第3种选择,能活着,当然要好好活着,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但是如果到了必须二选一的时候,选生即不仁,选仁即需死,那又怎会贪生而损仁呢?仁在直中取,直在心中存。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5000言633824373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仁、道、如都是最终境界,不可说,不可描述,在通往这个境界的道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岂止杀身呢?在佛家看来,人这个身体本是一件臭皮囊,比起伤害慧命而言,这个身体又有什么呢?但是儒家看重这具身体,身体受之父母,缺一都是罪过,这就是儒家入世非常重要的基础,活在当下,我们普通人听听就好了,哪有让我们杀身成仁的机会,仁是什么样?我们体会过吗?没有,我们只有按照社会良俗秩序来判断来取舍。能做到见利取义、见危授命就很厉害了。 阿菠萝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无,绝无可能;有,偶尔会有,但不是高度肯定的可,更不是非此不可。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ahyer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这么极端地理解呢?为什么要在生死决择之际才能区分志与仁呢?要在平时就能贯彻志与仁的原则,时时刻刻,在内心自警自励,把极端情况下的、外在的生死决择内化为当下必行的志与仁的原则,行之则若生,违之则若死,时刻如履薄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每时每刻做自休内省的功夫,而且要验之于物我之际、人我之际,不能想当然地觉得自己仁了就是仁了,自己志了就是志了,志与仁既不能是想当然,也不能是空说不行,更不能实违而名行。 Hao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生之可为成更大的仁,我相信夫子会忍辱负重。如果生不能成仁,活而害仁,孔子会英勇就义。生命是可贵的,不得不为时可为大仁大义献身,杀身成仁;如果是小仁小义,不值得的事或者昏君,或苟活能成大仁,反而献出生命,实为莽夫尔,不仅不会流芳百世,反被贻笑大方,只剩家人伤痛。其中如何决断,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与心中的志向和仁的认知是否清晰坚定。比如自己不怎么会游泳,反而入水救一个溺水的人而牺牲。你觉得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是仁义还是莽夫。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不拘小节,但遵大义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好理解,但是放到实际场景中,怕是就难了。我相信很多人花很多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包括我自己;不过我有一个标准,就是在面临重大选择的十字路口,看内心是否犹豫。如果犹豫,那就是哪里没想清楚,这种情况下我是不会做决定的。犹豫不同于其它任何情感,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都是人之常情,自然而然,但是犹豫的背后是权衡,是多与少、盈与亏、好与坏、善与恶、有与无、输与赢,甚至生与死的较量,较量体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斗争,这个时候,人是不稳定的,也就是正心诚意的修为是不够的,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眼睛犹如蒙了一层纱,看仁不是仁,求生不是生。如果你连何为“仁”都分不清楚,又怎么能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正确选择呢。我对“仁”的判断,主要看是否损人以利己。如果靠损害无辜之人、弱势之人、甚至家国的利益,来肥壮本人本党本集团的私利,那就是害仁,是要坚决划清界限明确反对的;如果不损人而能利己,那是没毛病的;如果损己而利人,那是慈悲小善;如果不损己而利人,那个大公无私,美德无双;如果博施而能济众,利人且利己,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莲—茗钧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夫子还是没有讲标准,因为标准会依据每人情况和时事来变(易经称为象),象是时刻变化的,如果为求生之为了更大的仁,我相信夫子也会求生的。如果死不能成仁,就绝不死。让我想到了之前的一句话。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之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杀身成仁让我想起近代史谭嗣同,三十多岁年龄,为成仁而杀身。谭嗣同的传承却留了下来,两个学生杨昌济和蔡锷,蔡锷的学生朱德,杨昌济的学生兼女婿毛主席。成功复兴了中华民族。 晴晴的天空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有没有详细一点的字解啊 卍吉祥庄严智慧果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生死可勘破,若能以生而做更有价值和贡献的事情,何必那么决绝?伯夷叔齐活着为民请命不好吗?当生则生,不得已而为之,死又何惧?***与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努力的活着比,死似乎都稍显容易了些。突破狭隘的知见,俯瞰大生命的总图。什么值得一目了然。 卍吉祥庄严智慧果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能够趋向更好局面的朝向,是值得努力或付出代价的。冯道背负千年骂名,他的境界几人能知能达能厉?能够勘破死生不易,能够无惧恶名怀抱大局,辛苦耕耘的人,又是怎样?智慧照明修行前路,不是一堆堆的道理。 king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蒋介石要求他的将领在战场上“不成功,则成仁”,而他呢,输掉了整场战争,自己却跑上岛上享福。可见此段话也有问题。 2041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日常生活中,杀身,不是说我们现在去自杀,不要这个身体,更多的是把这身体做为一个工具,为正法、为众生来服务,把弘道利生看得比自己身命更重要,不疲不厌,这叫杀身以成仁。 2041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前提是,孔子真正知道生命可贵,敬畏珍爱生命,在生与仁的两难之中选择仁;而非头脑一热,自己都不知道生命的重量,就为所谓的小仁小义兄弟义气付出生命,这是莽夫,不是义举。仁,道,固然重要,但生命同样可贵。 从此砍柴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杀身成仁”。这不是嘴上说说的。能做到的何其稀也。即便哪些寥寥可数的几个杀身成仁的故事,其真实性也堪疑。 假坑民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为什么对别人好就是君子,对自己好就是小人???奇怪 十八子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仁”的终极可称为“道”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可以,他多么想看见那个美好的东西啊。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志士仁人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不成功便成仁。霸气!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