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原文】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①,失人②;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③。知者不失人④,亦不失言。”
【注释】
①与言:与他谈论。言,谈论。
②失人:错失人才。
③失言:说错话。
④知:通“智",明智,聪明。
④知:通“智",明智,聪明。
【翻译】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解读】
看清对象再说话
孔子在这里谈了个具体的问题,就是如何说话。他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失人”,一个是“失言”。孔子认为,应该给某人说的话,却没有给他说,就是对不起这个人,是失人;而不该给某人说的话,却给他说了,这是看错了听话对象,是失言。不论是失人还是失言,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
该说话时不说就会失人,有时后果会很严重。南齐萧子良是齐武帝萧赜之次子,贤良多才。当时,他的哥哥萧长懋为太子。齐武帝崇尚节俭,痛恨奢侈腐化,可是太子萧长懋却性喜奢丽,所居宫殿皆雕饰精美,亭台楼阁极尽华丽。又喜欢设计制造珍奇之物,曾用孔雀毛做衣裘,镶金饰玉,光彩夺目。萧子良与太子关系很好,对太子所为心知肚明,但没有告诉父皇。后来,有人把太子行迹报告齐武帝,齐武帝非常生气,怒责太子,并迁怒萧子良。太子死后,萧子良本是众望所归的嗣君人选,但齐武帝因其失人而放弃,最终把皇位传给皇太孙萧昭业,萧子良最后郁郁而终。
该说话时就说,才能不失人。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翻修洛阳乾元殿。当时,一个叫张玄素的官员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说:“秦始皇修阿房宫,秦朝灭亡了;楚灵王修章华台,楚国也灭亡了;隋炀帝修乾元殿,隋朝灭亡了。这是历史教训啊!现在,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陛下还要大兴土木,您不学习明君的优点,却继承了昏君的缺点。这样看来,陛下连隋炀帝都不如啊!”满朝文武都为张玄素捏了一把汗。唐太宗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十分欣赏他的勇气,下令召见他。在朝堂之上,唐太宗问道:“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和夏桀、商纣比,我怎么样呢?”大家都知道,夏桀和商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张玄素不卑不亢地答道:“如果您真的翻修乾元殿,那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昏君。”唐太宗被他一心为社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打动了,不仅没有惩罚他,还接纳了他的谏言,又赏给他500匹绢。
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大臣不在少数,但是像张玄素这样能够成功进谏,并得以名垂青史的幸运儿非常少。很多情况下,这些人没有遇到明君,却仍然坚持直谏,其下场是被杀或遭贬。比如关龙逄进谏被夏桀所杀,比干进谏被纣王剖心,韩愈反对迎佛骨被贬……他们都是犯了失言的错。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而落得如此下场。
在现代社会中,说话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不仅要看场合、看时机,也要看对象。上面所阐述的固然是对上级说话的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的交谈,即便是很亲近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你有两个朋友,一个性格开朗,胸襟开阔,一个小肚鸡肠,好斤斤计较。他们两个在同一件事上都做得不对,你作为朋友,按理说是有责任纠正他们的行为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情况并不一样。对第一个人而言,你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该怎么做,他心里不会产生不快,还会很感激你,你这就是不失人。对第二个人你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很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生气,这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失言。
在社会中生存,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一定要认清与你交往的对象,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失人,还会失言。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七十二渡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哈哈哈哈
苹果树下的毛毛虫(27653602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nbsp; nbsp; nbsp;说与不说的重点在对人,对人在对“道”,道不同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695683412)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说话谈吐的最高境界,要看清人和认清形势。
king(219608865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该说的,必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这才是“不失人亦不失言
人需生(561954713)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每每困惑,我常与人问答,与其问答?与己问答,借你之口,借
人需生(561954713)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比如关龙逄进谏被夏桀所杀,比干进谏被纣王剖心,韩愈反对迎
陆己(470919038)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能多听到不同的见解,应该感激,能遇到见解比较深,而又愿意
痞子壕(342310712)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您弄一个网址我们学习下呢?如果不能,就请不要在别人这里指手
礁(417782440)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充分了解说话对象才能判断该不该说,怎么说,要不然说了也白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具体所指已不可考,从论语的气质来揣度,我认为前半句是指忠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小编,看清对象再说话,我认为浅了,我认为更应该是看清形势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夫子“深则厉浅则揭”的人,你觉得他会像你说得这么世俗市侩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是考证过,还是臆测?论语不能当独立金句来读没毛病,但是这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你比小编看得深,小编并不是论语大家,国学大家更是谈不上,
君子莲—茗钧(1064605492)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夫子没有说明可与言之什么,不可与言之什么。利用辩证来看,
君子莲—茗钧(1064605492)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通
豪情(962468096)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许多人读《论语》都是从“独立金句”的角度来理解的,而我一
静一(791891867)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和尚小头用飘柔(414315886)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你这太机械了,中文不是这么你这么推理的。正义曰:此章戒其
又一把山茶(12050723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虽说言是从自己口中来,但是失言效果是由听话的对象来决定的
king(219608865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言”是从自己的口中说出的,如果后者指“自己的言”有失,
圣保罗(1569456123)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原则。中国人的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
c.c(3720720)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你跟人闲聊也有大方向大局观?
Jacky(905905438)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说与不说很是纠结呢?但用王阳明的东西来讲就不存在了。以宇
队长(328861379)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山有木呀木有枝(913266066)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有悔过之心就已经非常让人尊敬了。
山有木呀木有枝(913266066)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确实很难,因为成功不是我们光凭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还要看运
江南子(279912698)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失人,会不会有另外一种解读,失掉了自己的人格。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道家说一说就错,儒家说不说也错,做人真难,做男人更难,做
木瓜(58436820)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注释①应是言,写成口了 管理员回复: 谢谢指出,已纠正。
心光(330659902)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哎...我经常失言
晚熟青年(493551998) 评论 子曰:“可与言而不:讲得好,重点在于认清对方的性格!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