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原文】
 
3.6 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冉有当时在季氏门下做事。
 
【翻译】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解读】

在这一章,孔子对当时季孙氏的“僭礼”行径进行抨击,谈论的仍旧是礼的问题。祭祀泰山在古代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这是礼的规定。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而冉有身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阻止。孔子对这样“僭礼”的行径,不说季氏如何,也不再谴责冉有该如何,而是唏嘘感叹: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因为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懂得问礼之根本,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却不遵循礼,而且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无礼的人间欲求。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