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原文】
 
3.6 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冉有当时在季氏门下做事。
 
【翻译】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解读】

在这一章,孔子对当时季孙氏的“僭礼”行径进行抨击,谈论的仍旧是礼的问题。祭祀泰山在古代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这是礼的规定。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而冉有身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阻止。孔子对这样“僭礼”的行径,不说季氏如何,也不再谴责冉有该如何,而是唏嘘感叹: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因为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懂得问礼之根本,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却不遵循礼,而且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无礼的人间欲求。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331079769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为尊者讳,此礼难“理“,惑矣! 阿菠萝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礼者理也。僭礼,即是不讲理。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一个“救”字,把孔子的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直接骂季氏,则孔子不知礼;如果沉默不语,等于纵容;唯有“救”之,才是治病的态度。整个八佾篇,气势辽阔,格局恢弘,莽莽苍苍。“为尊者讳、微言大义”等表达形式其实也是“知礼”的体现,既有尊卑的意思在里面,也有“和为贵”的意思在里面,整体的气质就是“温良恭俭让”。 文莫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我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孔子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不言季氏不知礼,反问泰山难道还不如林放?拿着泰山和林放比较,这让林放情何以堪?所谓为尊者晦,其实就是畏惧权贵,若真的是礼的卫道士,那怎么能畏权贵而不畏惧泰山? Sun℃暖光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季孙氏祭祀泰山,犯了和八佾舞于庭一样的礼制错误,而这种行为会让社会形态存在共同遵守的秩序、规范遭到破坏,这种不遵守礼制约束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孔子针对这件事情孔并未指责季孙氏的不对,而是拿泰山和林放做了对比,侧面讽刺了季氏的不讲礼制。林放都知道问礼之本,你说难道泰山之神不知道你这不合礼制吗?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nbsp;难道关于泰山的规矩,你还不如林放吗? 易缘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曾”的读音。 天竺葵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林放者,何人也? 丫丫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现在很多人遇到事了就求神拜佛,其实,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发心是否正,是否有智慧,神佛是看得清的,所以,求神拜佛应该表现的是对神佛的敬畏之心,借着参拜反观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而加以改进,让自己更加精进勇猛,那些自己什么也不想做,只希望能得神庇佑的和季氏有什么分别呢?泰山、神明是能分得清楚的。 队长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不守规矩,僭越礼法,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神明也是明理的,你的不合理的行为,神明自然不会保佑,要不然人贩,制毒,杀人犯岂不是逍遥法外。 一以贯〇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在我看来,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说对的,都言不及义。这里明明是说季氏带领一大队人马去泰山田猎,犯了禁,违了礼。 鄭寧遠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先贤经典没有解读的帮助,真不好懂,旅于泰山,我以为去泰山旅游 卫士哥哥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无数个疑问在我脑袋里面挥之不去,直到昨天晚上我才想明白我错了。孔子在那个时代是站在全天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胸怀天下的,他希望人们各安其份各得其所,有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而我不过是当代一个自顾不暇的普通人 卫士哥哥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昨天早上看这到这里这段,直接看懵比了。就从现代大众的角度去看觉得财大气粗的季孙氏有物质不就够了?问什么要跟林放比礼节?季孙氏不一样活的潇洒?难道懂礼这么重要?物质够了不就有说话权利?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强者为尊?礼有什么用?现代不就是谁的钱多地位高就牛逼?这些无关紧要的礼放在当下算什么?孔子在说什么? 匿名游客 评论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弗的意思是不吗?对的点赞同,不对的点反对,谢谢!(答案:是对的<img src="/plus/dedemao-comment/face/cy.gif" title="龇牙">)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