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原文】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注释】
 
①约:约束,拘谨。
 
【翻译】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解读】
 
懂得自我约束的人少犯错误

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换做现代的话讲,就是自律。孔子认为,普通人决心身体力行,实践圣贤之道,虽然行动上能够坚持,心中却仍然有所放纵,导致行为也会出现偏差。如果能收敛自己的心绪,约束自己的思想,每件事都从念头开始严守规矩,怎么会出现差失呢。在身心上做到省约,不做放逸之事、非礼之事,就不会败坏道德而失去志向;在用度上做到省约,不做奢侈无益之事,就不会劳神伤财,所以过失自然会减少。

袁聿修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临漳(今河北临漳)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静,很有见识。据说,他9岁时就做了州主簿,18岁时就做了州中正,兼尚书度支郎中,后来又升为博陵太守,且政绩突出,很有声望。他之所以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

据说他在做尚书郎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喝。因此,在他的官地有不少文人联名为他立碑表彰,并送他一个雅号—“清郎”。当然,“清郎”也有为难的时候。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察地主官吏途经兖州。兖州刺史正是他的老朋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想送袁聿修作为纪念。

这就叫袁聿修为难了。不收,怕得罪老朋友;收,又怕留下什么不必要的嫌疑。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白绸不能收,不能留下不好的话柄。”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比起袁聿修来,唐朝皇帝唐文宗就没这么明智了。

唐朝唐文宗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随后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没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所谓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身上的毛病过失就好比树干、树枝和树叶,而心上的毛病过失则是树根。出了问题从身上改,能够改正某一个问题,却不能改正一类问题。只有从心上改,彻底转变了心中的念头,才能杜绝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道纪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克己复礼为仁 率性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这个约,不是说约束自己。 而是约之以礼。不违礼。  子罕篇中所讲: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要依经解经。 云公子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约者:逊,少,弱,后,微也。 阿菠萝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孔子说:懂得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也会犯错误的,是很少有的。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最近在节食减肥,看到这句话深以为然。天主教有七宗罪,其中之一便是暴食,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看似小事,我认为却是万恶之端,所谓见微知著、因小见大。饮食放纵必然导致淫荡,暴食和淫荡是孪生的,饱暖思淫欲,然后会导致贪婪或懒惰,这四种都可以归为“欲望”。欲望不加以节制,便会影响到情绪,比如暴怒,嫉妒和傲慢;虚荣也是原罪之一,教皇将虚荣并入到傲慢中了。从这个角度看,“以约失之者鲜矣”就通了,先从约束自己的饮食开始吧。 纷纷扰扰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慎独很困难。既约束行为,又约束念头。人思绪纷扰,稍有不慎便会萌生恶念。况且暂时的安逸也是很难割舍的,如美色、美声、美食、不正当的行为带来的快乐。但仍要勉励去做。苟日新,日日新! king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此处的“约”是指不庞杂。此段的大意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承诺他人时择最容易做到的说,(而不是夸海口,)这样就很容易做到。失约的情况就很难发生。 柚子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对自己约对别人恕对物质俭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文字为何不能复制? 青花 评论 子曰:“以约失之者:内求于己,只是一端。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