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
②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
③怀:关怀,照顾。
③怀:关怀,照顾。
【翻译】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解读】
仁者的志向
这则短文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感动。师徒几人闲来无事,孔子便让自己的弟子谈谈志向。性急的子路首先表态,直言不讳,接下来是一向谦恭的颜回。两位弟子谈完自己的志向,子路便让老师也谈谈志向。孔子很坦率,把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整个场面温馨动人,精彩传达出师徒三人的鲜明个性和亲密无间的情感。
这三人的志向各有不同,概括起来,可以说子路的志向是“义者之志”;颜回的志向是“谦者之志”,而孔子的志向则是“仁者之志”。他们的志向,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都是积极向善、有益于社会大众的高尚志向;不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有高低深浅之分。
子路性情豪爽,讲义气。从他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热衷于帮助别人,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但是,拿他的志向和颜回、孔子相比,我们会发现,他的修为尚处在“舍物”层面。也就是说,他能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乃是身外之物。而颜回的修养显然要比子路深,他已经摆脱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进入到内在心志的修养上,到达“舍己”层次。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可见颜回的感悟修养要比子路要深。
志向最高远的是孔子。仔细品味孔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修养已经超越了“外物”和“自我”两个层面,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道境界。他的目光既没有关注外在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关注个人的得失,而是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这种情感,就像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世间万物,而不求一点回报,这就是“仁”。所以我们说,孔子之志乃是“仁者之志”,孔子志向之高远,修养之深湛,是子路颜回远远不及的。
也许有人会说,辨别三人志向的高低远近有意义吗?回答是有意义。诸葛亮曾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志当存高远”。只有在伟大志向的召唤下,一个人才会投入所有的精力,发挥出全部潜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如果没有志向,或者志向低浅,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这一点,相信所有的人都明白。所以,我们要创建自己的功业,实现人生价值,就应当像孔子那样,树立远大的“仁者之志”。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小命一条(1175646948)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太纯粹的人不好,我也是喜欢子路,颜回有点让人不懂,不知道
十八子(2633191209)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该夸夸不该夸不夸,不要泥言
从零开始(383043866)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现代社会,在职场上你完全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
MC绫风(438548608)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至少我觉得,子路适合做朋友,颜回适合做工作上级,孔子则适
封狻.(1054908701)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对于自身,我们需要像颜渊一样“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
淡品人生(58037278)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老子的“有无相生”和释尊的“nbsp;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
阳光(549220678)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子路 颜渊之志才是真志,孔子之志是建立在别人身上,特别是建
卫士哥哥(1340706948)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子路身上确实有点烟火气,很务实,是个暖男
光之巨人(2285281082)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子路这种人就很适合做朋友。虽然下面的解读说三人境界不同,
奶糖蜜茶(82225811)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孔子的志向不可能完成
T(78213146)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为人是体验人情世故,人间烟火,爱恨情仇,材米油盐,世间百
梦甫(930598067)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子路希望自己是君子,而孔子希望所以人都是君子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有无相生。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