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
【原文】
7.31 陈司败问①:“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②,谓之吴孟子③。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②吴:国名。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是姬姓。
③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本应叫吴姬,因同姓不婚,故去掉她的姓(姬),改称吴孟子。
②吴:国名。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是姬姓。
③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本应叫吴姬,因同姓不婚,故去掉她的姓(姬),改称吴孟子。
【翻译】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因关系亲近而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是鲁君的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解读】
【解读】
孔子为鲁昭公取同姓之女这一失礼的行为故作不知,表明了他是“为尊者讳”,不直说君主不知礼。但他的袒护行为被人指了出来,他的学生还特意告诉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承认错误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流露出磊落坦荡的君子之风。事实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表示了鲁昭公失礼,但孔子的做法没有失礼。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悠水流(710071650)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周礼,同姓不婚,实质上起到了避免近亲结婚的效果。
天空(419873087)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这里有两点学习的地方,1. 孔子是一位豁达的人,别人指出过失
(2209554708)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孔子认为“讳尊”为礼。
狂神(2708455270)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img src=/plus/dedemao-comment/face/qiang.gif title=强img src=/plus/dedemao-comme
小命一条(1175646948)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青花,支呀支,好多人要要骑无刘
亲蜜爱人^_^(56777777744)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孔子的大智慧,事上也敬。
山有木呀木有枝(913266066)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父为子
forestsara(2071794297)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问孔子别人知不知礼本身就是不知礼吧
幸福一生(2329825671)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是宋儒以后的,违反了前人的本义
Mr.Aroma(2329824671)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可以指出来,但要委婉,如果父母仍然不改变,那你只能听从了
王俊永(1058484118)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如果问你爸是好人么?除了回答好人外,还有其他答案么
阳光(549220678)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知,使动用法,使。。。。知道nbsp; nbsp;人必知之直译为别人一
春风化雨(1359767761)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诤友难得
早秋的风(294002523)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所以很幸运?有点理
晚熟青年(493551998)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这体现了孔子的智慧聪明,真牛逼,不得罪君王,也坦荡荡
金科水能量(835629355)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评价一个人是否有礼要根据一个人的行为,陈司败问的泛泛,孔
嘉乐(908341787)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不是这样的 是不能直说出来 虽然君无礼,但也是孔子的君。以
爱哭的人(3049845395)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那时候就有同姓不婚的礼?!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陈司败问:“昭公知:原来孔子的礼,是对下不对上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