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原文】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见(Xiàn):同“现”。
 
【翻译】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解读】
 
君子的进退之道

在本章中,孔子首先强调处世要以“道”为准则。他认为,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有学问,有信仰,然后依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时代环境允许,就出来兼济天下;社会动荡,则保全性命,等待机会,此所谓君子不处危邦。这段话,很好地反映出了我国儒士的进退取舍之道。
 
所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强调的是对“道”的坚守,至死不渝。孔门高徒曾子就是一个“守死善道”的典型。在曾子的一生中,一直都坚守着儒家的道统,为人处世无不谨慎小心,直至病重之时,才发出了一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的感慨,守着自己的信仰走到了最后。这里的“道”,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如果没有牢固的信仰,人是很容易在纷乱的世界上迷失的。
 
君子为学,目的是学以致用。有了坚定的道德信仰,才能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为了国家和社会大众利益,既不屈从于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不会被下面的阿谀奉承所迷惑,更不会贪赃受贿,让金钱玷污自己的名节。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出来做官了。
 
儒家富有政治智慧,特别讲究出来做官的环境和时机。环境的选择原则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所谓“危邦”,是指隐含着极大政治风险的国家或地区,这个国家或地区当时不一定是动乱的。西晋时期,齐王司马冏执政,请著名的文人张翰做大司马东曹掾。当时,惠帝暗弱,贾后强悍,诸王觊觎皇权。张翰洞察时事,认为大乱将至,于是托言见秋风起而思吴中莼羹和鲈鱼脍,弃官还乡。时隔不久,齐王司马冏兵败被杀,张翰因及时退隐而得免于难。张翰的做法,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而“乱邦”则是指已经陷入动乱的国家或地区,这样的环境,不要说施展才能建功立业,而且想保全性命都不容易,所以应避而远之。历史上,中国社会多次陷入大动荡之中。东汉末年黄巾起事,之后是军阀混战,一向安定富饶的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于是许多明智的士大夫举家迁徙,到相对安定的江南或荆州避祸。诸葛亮就从山东迁居荆州南阳隆中。在荆州较为安定的环境中,他不仅成功地保全了自己,而且获得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高卧隆中数年,诸葛亮修为成才华盖世的英杰。在此条件下,才有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出山辅佐,并三分天下的美谈。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说的是当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之时,君子可以出仕,一展自己的才能,造福于天下。若是天下无道,政治混乱,君子就应隐于世,在保全自身的同时,传道于后学。也就是说,君子隐现虽是可变,但是“道”不能废,学不可弃。君子或隐或现,应以天下是否有道而定,不应以个人的功绩作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若想理解这句话,关键在于这个“耻”字。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应积极地入世,为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倘若没有这样做,那就说明缺乏责任感和仁爱之心,而且德行才能都不够。因此而处于贫困低贱之中,那是非常可耻的。在国家无道、政治混乱的时候,趁乱谋取富贵,也是可耻的行为。
 
孔子的这段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力。他在本章中所阐明的个人在学问、信念、操守以及入世等方面的态度,为人们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是极为高明人生智慧。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落难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读书请不要硬扣字眼,务求学以致用,参悟其中含义。个人土解:1,所谓各司其职,夫子行的是儒家仁道,好比诸葛亮善辅佐不善举事;2,格局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身怀绝学的人,会去做杠炸药包的事情吗(见1),你的天命是为天下传绝学是也;3;把邦想成老板,有人格魅力的老板是选工作的重要条件对不对。如果老板品行差,是不是辞职找新的明君?还是与老板死磕到底地人才会让人佩服?4,隐看成辞职的话,还有问题吗。夫子其一周游列国在找明君,其二没工作的时候不选择躺平,把以上观点告诉更多的求职者。某些人何来鄙夷之说呢! 道纪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这只是孔子的美好愿望,可惜他本人没有做到。在礼崩乐坏的年代里,孔子选择了周游列国推广其学说,而不是归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正道光明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看到这里孔子的学说好像没有支持君子自己出来主持大义的,基本是教人忠君孝父的。但如果乱世伤民,天下无道,何不可举义旗,平纷乱,除暴政,引领革命,去旧迎新。面临国家民族之危难,如果共产党人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隐于乱世,何以救国。无数共产党先烈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浴血拼杀出来一个新中国,靠的是永不磨灭的意志,和对和平美好未来的坚定希望。不敢为天下先,隐于乱世则何事可成?此章于心中所想略有不通,望学友解惑。 常弘道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后汉书·荀淑传: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天下太平,,固然应该弘扬大道以实现自己的怀抱;身处世乱,也应该投身问世以匡救时弊。 云公子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窃以为,“守死善道”可作这样解释:守死者,惜命也。善道者,不失其道者也。因此,后文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之言。保全性命,不轻易献出,此谓守者。然苟全性命之余,不免有失道之忧。故夫子云,既要守死,仍要善道。 5000言317302228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孔丘言行两端,他周游的国家没一个是有道的,也不甘心隐啊。既然隐为何又收徒传教! fish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这段话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矛盾么?矛盾就对了,孔子可不是明知会死也往上冲的人。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不上,这里面有权变的。现代人讲性价比高不高。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不是傻子。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写的,表达的是求仁的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千万不能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再看看孟子说的,执两端和执中没有区别,都是没有权变。要依情势而权变,才是知仁勇的知。中庸的中可不是正中间的中,是不走极端,正好符合情势,不偏不倚。孔子被称为时之圣者,那是权变能力强。你以为呢! 大牛牛1973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没太理解,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有家国情怀、远大理想!“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又好像是君子不立围墙之下,明哲保身!没太理解,不太认同! 阿菠萝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天下有道则达而兼济天下,天下无道则穷而独善其身。要紧处在于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然后无可无不可。 七十二渡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这一段极具政治智慧。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讲的都是不同情况下如何死守善道的智慧。第一选择是协助引导统治阶层死守善道。如果统治阶层不愿意,就去引导统治阶层的替补群体去死守善道。我之善道,小成于己,中成于人,大成于国。 军歌嘹亮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如果老人家告诉小孩子有危险,那应当是危邦弗入,乱邦弗居。那么问题来了。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能出现在惜字如金的论语里!?可以肯定,就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一定不是本意! 军歌嘹亮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应当是危邦有入,乱帮有居。后世篡改了论语。入指逆行者,居则指隐士。如此解释,才能前后一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明显的与整段文字语境不一,甚至矛盾! 中典教育培训中心姜丽军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定、传承道;努力、学习道;誓死、保卫道。君子,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待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孔子这段话,想阐明君子(或泛指有作为的人),应坚定为天下苍生而存(服务人民)的信念、立君子之“道”。君子在安身、立命的关键阶段,面临重大决择的时刻,孔子为其做的指引,成了儒家君子的入世标准,有着深远的影响,且还将持续发挥影响力。        这则论语,孔子倡导,君子格物,纵是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当舍小我,成而大我。以不争,为苍生存命。以退舍,为天下求和。隐、待良机而出世,以品德、能力去兼济天下,若,世之大势,国之格局,隐藏动荡不定因素,当以保全性命为重、为存,确立进退、取舍之道,存即为生,为苍生立存,价值意义重大。。 king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贫且贱”、“富且贵”都是指“同时拥有”。这也就是说,“二者居其一”是可取的。邦有道时,或有钱,或有位;邦无道时,或无钱,或无位。 澄怩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在古代皇帝昏庸的时候,你再有力挽狂澜精忠报国之志也是无法施展的,例子太多就不举了,所以确为明智之举 轶想天开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笃信(善道);好学(善道);守死善道 君子莲—茗钧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何为守善道?是守护道德良知吗?是守护人民吗?是守护君上吗?都不是,善道是以礼乐为基础、以和为贵的社会秩序,放在现在的西方,是自由民主,放在当今的我们,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邦危邦乱,就是邦已失序,为政者不德,争夺权力,善道何在呢?既然不在了,入为官也罢,家里蹲等待为官也罢,都没有意义了,徒取祸。无道则隐我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身隐,跑路;一是知隐,装蠢卖傻。无道而富且贵,要么是汉奸,要么是助纣为虐发国难财,如浮云。有道而贫且贱,那就是天生我才却无用,不孝于亲,不敬于天,行尸走肉妄为人,夫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亦可为。这句话中还透露出一层意思,儒家尚文,治国理政罢了,军争治兵,征镇卫戍,是需要其它人来主持的,或者说,主持一个邦国的不仅仅是儒士。 圣剑士的荣耀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他在本章中所阐明的个人在学问、信念、操守以及入世等方面的态度,为人们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是极为高明人生智慧。高明后应加“的”。 春困睡不醒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隐”或许是不入仕途的意思,而不是不作为 吥丶告诉你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试问孔子面临中国近代史里无道的黑暗,是不是也就隐居了?若天下文人皆无道则隐,那哪来的泣血革命打破旧社会建立新政权?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个观点我认为虽打着捍卫道统流传的旗号,本质上还是有自私利己的思维想法 king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不可取。 从零开始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这翻译把我给整笑了……开始说誓死守卫,结果真碰到无道就则隐了……翻译的时候结合全段别矛盾行吗? 清行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危邦不入,为何周公在国家面临动乱的危机前选择辅佐成王呢 spiky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贫且贱”对应上句无道则隐的“隐”。“富且贵”对应上句天下有道则见的“见”。 轻舞飞扬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说的对啊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远离祸患,明哲保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徒以自辱。子游也说过,事君数,斯辱矣。老大不听你的,你还屡次进谏,那不是自取其辱吗?但同时确实也有石门守门人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这里不可并不是完全不可,孔子其实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使事情得到改善,如果孔子对一件事发自内心的彻底完全的绝望,那么他才不会去做以免自取其辱。 Leo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生命绿色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危邦不入,入写成了人。
管理员回复: 已纠正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天下究竟有道无道?难以判定,一个人,混得好就说有道,混得不好,就说无道。你要问金胡陈张四大金刚,当今堪比尧舜之治。若问弗洛伊德,川普治下简直暗无天日,谁该耻?就说不清了 心灯长明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孔子说:“坚定信仰,热爱学习,至死坚守正义的理想。危险的国家不去,动乱的国家不住。天下清明,就出来做事;天下黑暗,就去隐居……国家清明,如果既贫又贱,是耻辱;国家黑暗,如果既富又贵,也是耻辱。” 心灯长明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身处乱世,要做到坚持自己的道德,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容易。孔子时代的士,和季康子、孟懿子他们贵族不同:贵族的官职都是世袭的,没什么辞职不辞职;士则不同,他们需要从底层经过个人奋斗才可能出人头地,所以大多怀有远大抱负。既认定自己的理想,又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是要坚守自己的信仰。 青花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若是“邦有道”的治世,说明有高人在管理国家,又哪里需要你为了富贵,来锦上添花呢?倘若不自知,或许只能锦上添乱吧?孔子此说,大为不道。 .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危邦和乱邦的解释恰好颠倒。危必然乱,乱未必危。 放牛郎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乱世出来的都是道家,及至成功隐退山林。儒家出场,统治管理社会! ╆→东东ゞ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天下无道你不出来,天下有道了还需要你出来干什么?君子,不应该力挽狂澜,以平定天下百姓安康为己任吗?越是乱世越因为民请命,结束乱世。而不应该隐遁。这句话核心思想应该解释为“君子,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并非表面浅显之意。 潜行者 评论 子曰:“笃信好学,: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是说给那些疫情期间,高价贩卖口罩,挣国难财的人说的。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