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注释】
 
①校(jiào):计较。

②吾友:有人说指颜渊。
 
【翻译】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解读】

这一章与前述“不耻下问”的思想是一致的。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了谦逊的学习态度。能够“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明智的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学习态度,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虚怀若谷的态度。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值得学习的。这里曾子所说的“吾友”,当指孔门中德行、学问都很出众的颜回。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492402193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自然而然。关键是本人是否真正想获得知识 阿菠萝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重点在敏和不耻。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强调的却是能和多?说的是谁呢?颜渊? 七十二渡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和这样做法的人交朋友。 众惢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我觉得这个“吾友”应是泛指,旨传递为人处世虚心谦逊的美好品德 Emotion.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以”字的用法是什么?怎么译。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如果有极强的求知欲,则不在乎向谁求知,只关心能否求得知识。就是纯粹。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这是修身的大功夫,比不耻下问要高一个层次,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要高一个层次,甚至比虚怀若谷也高,有点忘我的意思。 生有可恋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校   是通假字吗?? 还是本身就有这意思   , 较  计较 世军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人能无我乎,当努力向之 溪碎的心情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曾子颇有识大体弃细务的味道!只是专以进德修业,不在意自己的不足,只是择善而行!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好坏。 king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毋友不如己者。 瑚琏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犯而不校,有点鸡汤的味道啊,夫子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能以德报怨做个烂好人啊! 队长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这是平静的修为,闭关修行。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虚怀若谷,而不是扮猪吃虎 反求诸己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深藏不露 懂得藏锋   匿名游客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退一步海阔天空,别人海阔天空了,自己就要憋屈死 拾贰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言多变则不信,言寡则众难从。言为心身,相为心化。与人言谈并非一昧都深藏不露,而是相互知根知底。你的言论符合你心里想的,做到言行合一。心眼多并非不好,縫人只说七分话也不一定有错,城府深也没错。只要知道,这是不是内心最真实的样子呢? 搂宝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越是无知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懂的多的人发现还有很多自己不了解的。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成熟的稻谷会低头,半瓶的井水晃荡响。大海何其广博,却懂得吸纳微小的细流;痴人何其狂妄,却好在圣贤面前为人师。 阳光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此消彼长,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 豆瓣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这个软件非常好! 青花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越是无知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有知,最看不惯别人比自己知道的多。故,谦为上。大智若愚,得人之要妙。 匿名游客 评论 曾子曰:“以能问于:Faith is the belief in something for which we have no evidence.信仰就是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时候,却选择相信。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