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注释】
 
①校(jiào):计较。

②吾友:有人说指颜渊。
 
【翻译】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解读】

这一章与前述“不耻下问”的思想是一致的。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了谦逊的学习态度。能够“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明智的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学习态度,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虚怀若谷的态度。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值得学习的。这里曾子所说的“吾友”,当指孔门中德行、学问都很出众的颜回。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