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遗产

鲁国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便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
 
孔子整理古代文化遗产的原则,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述而不作”,即只阐述而不创作。其所持的态度是“信而好古”,保持历史的真实性而以自己喜爱古代文化的热忱来作的。他还曾表白说,不调查、不掌握资料,没有把情况彻底弄清楚就作的人,不是真正的学人。我不是这样,我首先是多找有关的人来询问,听人们讲说,选择那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说法而采用;其次是多方面地观看,并记录下来。概括来说,所采用的就是听、察结合的方法。
 
孔子早在青壮年时期,包括周游列国期间,即注意考察、搜集古代历史文化的传说、实物和有关文献。从尧舜之世到西周和春秋中前期的传说,以至官书、庙堂文献、一切礼仪设施,民间和上层社会的诗、歌、音乐,贵族占卜的工具、书简等,涉及的范围包括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等,应有尽有。他掌握了这些资料后,用了很长的时间,费了很大的功力,注入了很多心血,通过鉴别、分类、分析、综合,终于整理出《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等儒家所谓“六艺”,把中华民族的古代历史文化集了大成,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诗》主要是西周时期民间歌谣和统治阶级生活中的一部分歌舞曲。古时《诗》有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复,取其可施于礼义的部分,保留了三百来篇。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说其思想内容没有不“纯正”的东西,亦即保留了“纯正”的东西,都是联系到社会效果、政治作用的,即他所说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整理《书》,是“追迹三代之礼,以备王道”借鉴,以“王道”和“仁”道政治观点来着笔。《礼》即是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以周公关于礼的遗作而删、序的。孔于整理《乐》,保留了他认为可以陶冶人的真、善、美情感和可以宣泄情绪的内容,删除了他认为不好的东西。他说:“正乐使《雅》《颂》等诗篇各得其所。”《易经》,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而来的。孔子通过整理,又创作了《彖》《象》等辞,排除了关于鬼神的神秘观点,强调了人事的客观规律性和自然规律性。至于《春秋》,他是就鲁国的史书所载的国内国际的大事记、君臣言行,以“笔削,褒贬,为后世统治主立法”的思想修订的,贯穿着他的政治、社会观点。他后来对颜回说:“过去我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遗教于后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
 
他的“六艺”实际也用于教学了。他对弟子们说:“到了一个国家,它的风俗教化是可以知道的。其贵族为人也温柔敦厚,是《诗》教的作用;通达事理、知道古代历史政治的得失和成败经验教训,是《书》教的作用;心量宽广,气量宏博,善良,平易,是《乐》教的功劳;言行合于人情,冷静、精微地看问题,是《易》教的作用;恭、俭、庄、敬地处人处事,是《礼》教的作用;能将理论联系实际,把事情办好,是《春秋》(各诸侯国的史书)教的作用”。孔子同时也观察到古代这些文献流传中所发生的弊病。他对弟子们说:《诗》的流弊,在于愚;《书》的流弊,在于夸张、虚妄;《乐》的流弊,在于奢糜;《易》的流弊,在于相信鬼神,以占卜人事吉凶行事,言行脱离或违反客观规律,造成损人不利己的后果;《礼》的流弊,在于繁多扰人;《春秋》的流弊,在于处理国事时教条、保守,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会引起人民反抗和贵族阶级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