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好,用作名词,指好人、好事或好处等。例如:“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篇第七》)再如,“子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第二》)用作动词,指变好或使之好。例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又如,“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善”又有“善于”或“好好地”的意思。例如,“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又如,“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雍也篇第六》)
 
关于“善”,孔子有几个为人称道的观点:“从善”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主张学习好的,改正不好的。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同上)孔子所关心的是修养道德,研究学问,实践仁义,改错从善,争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这样教诲弟子,也这样自我勉励。
 
“善则称人”说。“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礼记·坊记篇第三十》)有好事,归功于别人;出现错误,批评自己。孔子主张“善世而不伐”(《周易·乾传第一》)。他的学生颜回说“愿无伐善”(《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即使做了好事也不自吹。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价值,如果今人做到“善则称人”,人与人一定能够和睦相处。
 
“守死善道”说。“子曰:‘为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篇第八》)这种誓死坚持善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