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①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②行(xíng):行为。
 
【翻译】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解读】
 
如何才算是孝子

在本章中,孔子主要讲了孝顺父母的方法。为人子女者,必须尽孝,对于父母的优点应尽量多学习,遵从父亲的指导。当然了,应当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不能一味顺从,那是盲从。为人父者,也不一定事事皆对,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
 
“父在,观其志”,是说做儿子的要以父亲为尊,不得擅作主张,应当跟着父亲好好学习。了解家族传统,有继承父辈美德的志向,就算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对此,大家应当有着正确的认识,不能对自己的父亲盲从,传承的应该是父辈的优良传统,否则就不再是孝顺了。在春秋之前,人们学习知识的渠道极为有限,向父辈学习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所以孔子才有这个说法。当今社会,可资学习的途径大增,这里我们应该对孔子所言的原则加以变通,把学习前人一切优秀成果、树立高尚和远大的志向视为行孝,才是最合适的。
 
“父没,观其行”是在要求为人子者应言行合一,保证孝行的前后一致。父母去世,没人管教的时候,一个人的言行完全出于自主,其言其行如果一如父母在世一般,此人必定是个孝子;如果父母过世不久,言语行为就严重违背了父母生前的意愿,这个人肯定不算是孝子。比方说,有些人在父母过世之后,因失去家庭的约束肆意妄为,就算父母在世时他再孝顺,其本质上也是个不孝之子。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在父皇杨坚在世时,掩饰本性,处处表现出节俭、朴素和低调,以讨得父母欢心。在登基称帝以后,杨广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风格,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残暴荒唐,成为历史上暴君的代表。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其实,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此时,他们虽然改了“父之道”,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也不算是不孝。
 
此外,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儿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这也是不孝。比方说,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倘若他离开了人世以后,新即位的儿子大改其道,搅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孝。
 
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才完成进化的,想要做个孝子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的孝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才是真的孝顺父母。而且,真正的孝子,不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他们对父母的恭敬和教诲都不会忘记。因为父母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从不敢忘却。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685473596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有个疑问啊?请大师们给予解答?谢谢!为老不尊者,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如何孝敬!方式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 知常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知常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在与不在,并无分别 阿菠萝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何谓孝?于我心有戚戚焉,可谓孝矣。如何孝?无论父在父没,无论父道是对是错,有不忍心即是孝。父之道,就君子而言是父之臣与父之政也,就平民百姓而言是父之做法也;无改,非不能改不可改、乃不想改也。子曰:…攘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不是讲对错的,是讲有心、讲敬的。 阿菠萝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孔子说:父亲还在世,主要考察做儿子的心思;父亲去世了,主要考察做儿子的行为。父亲去世三年了做儿子的还是不忍心改变父亲的做法,这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言水王注:这句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在位时和不在位时的考察标准,二是孝的本质。当一个人不在位的时候,身上没有责任,不容易观察到关键时刻的洞察力、决断力、执行力,以及日常的与人连接力和理解力,所以观察的重点是志向和志气,看他思考的落点是为人的还是为己的。当他在位时,就主要观察行为了,看行为背后的动机,动机背后的价值观,价值观中的人性底色等。孝,表面上的理解是子女对父母的爱,表现为关心和恭敬,夫子在此句中将其提到了更高层次,那就是“传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是三年什么都不做,而是克制,在克制中观察,在克制中体会冷静与平和,于人性弱点逆向用功。一般来说,一个人刚刚掌权的时候,往往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热情与冲动,毕竟要立足嘛、要立威嘛,这种为了改变而改变是非常危险的,容易造成组织失衡,引发灾难性后果,所以夫子把平稳过渡的“传承”提到了“孝”的高度,用“孝”的道德来约束人性,使家庭秩序或者社会秩序恒稳长久。尚书上说“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也是这个意思。于此,也能看出汉武帝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汉王朝以孝立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想百代不衰、万世永存啊。 立群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恭敬心在家里表现形式就是孝敬父母。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人监督(父在,父没),都能时刻保持孝心(恭敬心)。不管经过多长时间,都能时刻保持孝心(恭敬心)。(这个人)就可以说是真正具备孝心(恭敬心)了。所以,孝敬父母是训练自己恭敬心最好的方法。有人会讲,那活的有多累呀。当把恭敬心训练成为自己习惯的时候,就不累了。百善孝先行。我们做善事也是训练自己的善心。但如果没有用恭敬心去做善事,所有的善事都是白做了。(抖音,何立群讲国学) 我爱玩游戏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官员的丁忧三年就是源于此句吧。(个人盲猜)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我再也不看抖音上面那些假的了,这孔夫子说的才是真的知识,再也不看毒鸡汤了。 AWFYHX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Respect to your parents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真正的孝子,不能是假尽孝,而要发自真心。不论有没有父辈管束,都要自觉地继承发扬父辈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感恩父辈对自己的养育(人无完人,即使父辈很糟糕,也要学会理解包容,懂得尊重,懂得回报),不能数典忘祖、离经叛道。 清净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孔子开示:父亲活着的时候,做子女的要常常体会其用心;父亲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常常感念父亲的恩育德行成就。很多年都能传承坚守光大父亲的崇高品德,这样做才可以称得上孝敬! 橙子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一句话就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与个人喜好;孔子处于封建制小农经济初成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政治地位方面上存在普遍的子承父业,而孔子本身就是在同时代生产力极低下的情况下脱产知识分子,毫无疑问他的学说更多是针对于处于人口占比极少的统治者而作的,而他提倡也即复礼,德治,仁政并非是面向生产者的知识板块;由此得知,孔子的这句话是面向统治者德育教育方面的。由此理解,便不难体会其中真意。论语存在一部分普适性并不高的语段,这句话便是其中典型。     dìΡρêáR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记住记住,是孝敬父母,不是孝顺父母。 木石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以语义来说,志、行、父之道应该是同义词,或者相近的。所以说大致应该都是父母的教诲的意思。 End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解释很到位,很全,没有错别字 队长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其实这句话是递进关系,古代生产力落后,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那么父亲就要了解儿子的想法,死后看看儿子是不是做的跟说的一样,父亲经营之道,儿子一般需要执行两三年才能看出效果,如果父亲当时立下的制度和人员已经不符合公司的发展,那么就需要做人员调整和制度改善。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传统文化里有精华、有糟粕,而这句话就明显是糟粕了。是否要改变某项原则?跟什么孝道、父道毫无关系;只与这个原则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实、是否合乎实践有关。 王克明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学而篇里,讲的都跟学习有关。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孔老师在时都读书,孔老师不在就开始刷抖音。 *****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中国之历史,以仁德治国。但操之过急、劳民伤财必为民所不许。杨广是之。秦始皇何尝不是?事事不可一斑窥豹。 键盘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杨广宝宝心里苦啊,我怎么这么招黑,我登基之后一切举措顺应历史潮流,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没有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做事太急太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王俊永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父道有偏,不急于改。过一段时间再改,是改己过。不以改父过为己能,不彰父过,故可谓孝。 德鲁大叔 评论 子曰:“父在,观其:杨广哪来的钱去消费他国库早就用来修大运河了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淫逸何来骄奢请你搞清历史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