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乡党篇
【原文】
10.9 祭于公,不宿肉①。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①不宿肉:从公家分回的祭肉(胙),不要留着过夜。
【翻译】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一般祭肉的留存不超过三天。放超过了三天,就不吃了。
【解读】
此章说明孔子不吃三日后的肉,一定要吃新鲜的。
以上几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处处坚持遵循“礼”,这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上,而且表现在日常衣着和饮食方面。他在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不相同,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礼制。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凡是有害于健康的食物他都不吃,这是重生的表现。
上一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下一篇:
食不语,寝不言。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