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原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翻译】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解读】
【解读】
“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伙计(249472684)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王阳明的心节理简单粗暴,好理解。
阿菠萝(125641787)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都知道是中庸。但中庸是什么?朱熹的解释过于表面,所谓不偏
快乐人生(69198625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我在找你这种感觉
鸿玄一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类似“呢”
孟晓东(305622532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01010(1420102080)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分享一下辜鸿铭的解读:nbsp; nbsp; nbsp; nbsp;我认为,德国人信任
Hao(101908666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拿捏分寸,恰如其分,确实是存在的,看看那些修身养性的高人
LoveofTeana(2657097256)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夫子何如?
匿名游客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思想不是数理,讨论的是思维方式!
匿名游客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哈哈哈哈,角度刁专
暴躁中年人(766416758)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过和不及都是没有很好地找到立足的点,看看孔子无时无刻不在
球(16441569)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子贡脑子活,就喜欢琢磨人,还会做生意;颜回悟性高,喜欢琢
tal(345219903)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你是不是很喜欢子夏啊,我也很喜欢,尤其是他悟出的礼后乎,
tal(345219903)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师傅保守交出来的弟子不一定保守哦,保守不一定是贬义词,比
tal(345219903)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读书破万卷
黄三岁(1031267448)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是句尾语气词,表示的是一种探询的语气。
元哥(547975856)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高,实在是高!!!!!
风迷了眼(841182802)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然则师愈与”的“与”在这是语气词还是有实际意义的呢?
Tony(2302106794)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孔子都告诉我们不要卷
(957965988)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看了你许多评论,都很至理,这样看来你不仅是学富五车,而且
(957965988)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有同感。论语是我读过最好的书,虽然过了两仟多年,但几乎每
Alex(522290871)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中庸之道目的是止于至善,未达到反的地步,且反到至饿也是一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695683412)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这几十年来,感觉我这一生,就是为了和《论语》相遇。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存在吗?如果不存在,过犹不及,也都不是
汐(776998077)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你说的也太轻巧了,这是至善,明德啊,你这说的就很不中庸
22丶(521256521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看来孔子的目标真的相当相当的远大,古人真厉害
秋雨梧桐(327389514)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专家,专家,敬佩您!
-(80795742)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能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悟出礼后乎的卜商居然是不及,可能相
阳光(549220678)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中庸,就是适度,合乎礼仪罢了
金科水能量(83562935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中庸是中正的态度,至善是永不止境地向上、向善。至善是自我
(13366791885)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中庸,就是“至善”,然后物极必反,“至善”就是“至恶”。
六级不上600不改名(835187669) 评论 子贡问:“师与商也:中庸≠不作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