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先进篇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翻译】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解读】
“过犹不及”体现了
儒家
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
中庸
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上一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下一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5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15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15楼
落难
过犹不及又是论语中的一则经典深奥的至理名言,个人还理解得还完全不够,只知万事适度,去得失心,少私心多利他!通过日常生活,处处可得应用,就如夫子说的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也是日常应用之一。
2024-07-23
日本
点赞
0
回复
14楼
5000言317302228
孔子自说自话的转悠了上千年,什么过和不及,一家之言。
2023-09-18
江苏
点赞
0
回复
13楼
阿菠萝
游客
都知道是中庸。但中庸是什么?朱熹的解释过于表面,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基于什么标准呢?而所谓平常之理乃天命之所当然精微之极至,又说得过于幽玄。其实所谓中,心中也;庸,佣也用也(不是平常、庸常、平庸)。中庸即用中,发乎内心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王阳明曰:心即理也。
2023-04-19
广西
点赞
0
回复
伙计
游客
王阳明的心节理简单粗暴,好理解。
2023-06-05
江苏
点赞
0
回复
12楼
101010
游客
分享一下辜鸿铭的解读: 我认为,德国人信任和崇拜强权,源于他们天性中充满着对正义的热爱,对非正义,对混乱和无序的憎恨。但某种憎恨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变成一种非正义,就会犯错,就会造成混乱和无序。这样的话就比非正义还要可恶。如果说是这种对正义的热爱才导致对非正义的憎恨,那么过分的爱就会导致过分的憎恨。比如,古希伯来人热爱正义的,正是这种热爱导致对非正义的过分憎恨毁灭了以色列国。基督想把他的人民从这种过于强烈的、狭隘的、固执的、刻板的、对非正义的憎恨中拯救出来,对他的人民说:“记住,我是温和谦卑的,要给你们心灵的和平”。但是犹太人不听他的话,结果——犹太国毁灭了。
2022-07-14
浙江
点赞
0
回复
孟晓东
游客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022-08-14
江苏
点赞
0
回复
11楼
LoveofTeana
游客
夫子何如?
2022-07-04
贵州
点赞
0
回复
查看更多
随机
昭明文选
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
..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