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原文】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①,孰敢不正?”
 
【注释】
 
①帅:通“率",率领。
 
【翻译】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解读】

从本章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为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上位的为政者能够做到正己,就可以不令而行,上行下效,使天下人都归于正道。这种为政以德、讲究修身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中人治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品论语

“君子”在最初既非“道德之称”,更不是“天子至民”的“通称”,而是贵族在位者的专称。下层庶民纵有道德也不配称为“君子”,因为他们另有“小人”的专名。“君子”之逐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自然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孔子以前早已开始,但却完成在孔子的手里。《论语》一书关于“君子”的种种讨论显然偏重在道德品质一方面。

——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道纪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也就是一个道理 大牛牛1973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正人先正己,做好表率 w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阿菠萝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政者正也,或许不算孔子别解。又,政者征也。手持棍棒使正直、公正、纳税、伏罪。然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却未必。“孰”会问:正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如无好处,你正得你个。甚至“子”就先不欲正。 七十二渡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正了,谁敢不正?你都不正,凭什么要求别人正?这里确实明显有讽刺季康子等一干权臣的意思。何为正?与政何干?这里有个内外呼应的问题。在内,正心,正念。在外,正名,正礼。在内,正统治阶层,在外正百姓。在内,正民族精神,国家正气,在外,正外交关系,正国际地位。内外皆正,邦立国威,德服四方。不知道季康子,看到了几方面?又愿意做多少?往往道理都懂,但毁誉得丧之心不熄。 雪中寒梅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正人先正己。己正才能服人。君子有絜矩之道。上好仁下才能好义,居上位者体恤百姓,百姓才能敬上。长辈先慈爱孩子,孩子才能孝敬长辈……一切皆有次第,有先有后。为政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用行动引领百姓……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模范带头,树立典型和榜样,教化之法也。 君子莲—茗钧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欲善而民善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比偃。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何正?历朝历代,政治逐渐衰微,中兴短暂而无力,终至消亡,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不正,而且不知道怎么矫正。朋党为不正,私己为不正,虚伪为不正,怯懦为不正,放纵为不正。矫正最大的难点是统治阶级不会也不能找到具备矫正能力的主,这是个千年难题,几乎无解,因为有人事决策权的必然是既得利益者,屁股决定脑袋,基因决定命运,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上行下效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是一种通用词,褒贬之间通用。 匿名游客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上行下效有贬义,用错了 队长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政从字形来看,是用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法律等形式来使社会走向大同。 Jacky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难怪,季康子宁用冉求,不用夫子了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执政者的一言一行,大家都十分关注呢。你是天下人的榜样,大家都以你为效仿的对象。 勿落 评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另一方面,孔子怕是在讽刺季康子不正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