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原文】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解读】

此章孔子讲的还是“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在伦理政治中,正身被看做是从政者必备的素质,这种重德治的政治主张也导致了对法治的忽视和人治思想的形成。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道纪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仅修身正身,还得齐家,方能治国从政 鸿冀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于人而言:本,即仁,即明德,即诚意正心,即修身;于国而言:本,即仁,仁者爱人;即礼,齐之以礼;即义,为政以德;即信,敬事而信。即整个国家的信仰体系,是为大本! 这也是现代管理体系的上三斧:使命、愿景、价值观。 阿菠萝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孔子为什么时时处处强调自身先要正呢?按《大学》的解释,儒家的理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实现这个理想的拫本在于修身,这是逻辑上的先决条件,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反过来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以身作则,春风化雨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春秋时期,成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等级阶级几乎不可逾越,社会人口风俗不会有大的流通,信息传播不易,十里八乡邻里乡党自己组建成封闭的小农经济系统,自定约束,君王国家层面没有复杂的法律规章,无非就是杀人伤人偷盗奸淫种种,家族乡里各自为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夫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用诗的美好熏陶启发大家,用礼的规矩矫正约束大家,用乐的无穷韵雅感化驯皈大家,此时无言胜有言,无行胜万行,一切尽在不言中。所以在夫子克己复礼致大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想中,身正成为万象之源,修己修德修身成为日常功夫,身正必有知,身正心必正,身正意必诚,身正方能齐家,身正方能治国,身正方能平天下。政者,正也,为政者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 队长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上行下效,尤其那个年代,老百姓都没书读,都看当官的来指挥,教育,裁判,所以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 失声, 评论 子曰:“苟正其身矣:法制忽略何意?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