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原文】
3.15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
②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
【翻译】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解读】
【解读】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柿子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有没有一种可能,此是孔子早期入太庙,力求谨慎才每必问,“
阿菠萝(125641787)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入太庙每事问,肃、慎也。因为太庙里的祭祀,处理的是与祖先
球(16441569)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要说懂装作不懂,不太可能,孔子不是这个气质。我认为跟“敬
苹果树下的毛毛虫(276536029)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礼从心来,而每个人的礼又不一样,问言辩伪达知,难道不也是
凉拌折耳根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这种解释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合理的,不然无法解释孔子明知故
风出三峡(3124621682)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因伛为恭。不能招别人讨厌才是基本的礼。
风出三峡(3124621682)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老二言辩而伪,每件事都问,不是请教,是考验别人。
梳风(280599881)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每事问,体现了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知是知。
666(1358632763)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钱穆先生以问句解,更通顺。八佾篇为孔子对当时失礼
倾世洒脱(847267026)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言之有理 孔子是礼的专家 夏商周的礼都懂 问是要先了解情况
匿名游客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深有感触!最近要搞装修,那是接了不少电话,加了不少微信,
匿名游客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对了,就因为这句话,我妈墨迹我了,老长时间了www
翔哥(2364429369)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话虽说,不懂可以问,但是一点都不懂,怎么知道从哪里问起。
小朵(7508765)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都跟自己学生这样说了,那他为何
123(857209083)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正因为懂才会对每一步每一个细节进行观察询问。什么都不懂,
MandyLee(360935283)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前文有讲,为何是故意装作不知
阿比拔丝土豆!(3044479190)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你知道我是谁么 不知道吧 那你就是装的
Tony浩(2825445652)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礼,不懂就问,是对待礼器庄重严肃,是谦逊恭敬,正是礼。礼
明月之子(2328470200)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严谨态度值得称赞
猫哆哩(309650899)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入乡随俗皆为礼
虹(944682797)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他不配,和他说什么?难道直接说你不配吗,这才是礼?
队长(328861379)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虽然说孔子对夏商周的礼制都有深入研究和了解,但是到了一个
小鲨c(3284181200)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懂了还要进一步确认啊
橱衣坊(1693255338)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不了解当地礼仪的情况,就没有发言权。
星空·逐梦(769664970)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这就是所谓的“验证”吧。孔子在第九章说:“文献不足故也,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故意装作不知道,这就是“礼”?
繁华深呼吸(754915386)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你说的过份谦虚是当别人夸奖你的时候 你说没有没有 哪里哪里
爱哭的人(3049845395)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过分谦虚等于骄傲。
匿名游客 评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还是有理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