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八佾篇
【原文】
3.19 定公问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翻译】
鲁定公问:“国君役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役使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解读】
要懂得礼待下属
在这里,孔子阐释了正确处理君臣关系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君臣都应该遵循礼节,君主应当以礼待臣,臣下应当以忠事君,这样才能互相取得信任。由于君主身为强者,占据着一定的主动地位,应当先在礼的方面作出表率,才能令弱势的臣子受到感召,依礼而行,遵从于自己命令。
无论是作为君主也好,还是作为有些权力的领导也罢,对待下属都应以礼待之,给予他们足够的尊敬,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这是一种以仁换仁、以心换心的思想,只要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精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处理好君臣关系,有利于朝政的稳定。否则,必将是君臣离心,危机四伏。
在杨广夺嫡的过程中,杨素立有大功。所以,在许多场合,杨素居功自傲,无视君臣之礼。杨广对他十分记恨,以至于在杨素死后,还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是他死得早,我一定要把它灭族。”杨素的儿子听说后,害怕被杨广治罪,便干脆发动兵变。杨玄感之乱,打开了隋朝的亡国之门。李渊在平叛中有功,但杨广因迷信李氏代隋的谶谣,特别忌恨他。有一次,他把李渊召到行宫。李渊生病无法上朝,便请在后宫的外甥女王氏为自己告假。杨广闻听李渊生病,对王氏说:“能病死吗?”李渊知道后,十分恐惧,便韬光养晦,最终得到机会起兵反隋,夺得隋朝江山。杨广视臣子如仇寇,而无一点信任与关爱,即便是再大的忠臣,也会寒心变节。从杨广身上可见君臣以礼相待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在当今仍有重大价值,仍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重要准则。比如,在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倘若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能够率先依“礼”、依“仁”、依“德”而行,那么在与对方相处时,就会很少有矛盾产生,更易于达到人顺、事顺的和谐局面。有些管理者在心情好的时候,对待下属是一脸的和颜悦色,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乱发脾气,对待下属颐指气使的,这样的领导是很难服众的。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就要学会礼待自己的下属。此外,作为下属也要注意,应当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这才是孔子所言的“忠”。
上一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下一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