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里仁篇
【原文】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注释】
①放(fǎng):或译为纵,谓纵心于利也:或释为依据,今从后说。利:这里指个人利益。
【翻译】
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解读】
孔子在这章提出了待人处世之道的核心问题之一——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君子,道总是大于利,利总是归于义,如果唯利是图,做任何事都容易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一个人行事倘若全以利益为考量,任意发展,必然会导致怨恨交集。因为天下之利有限,难免引人相争。“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了诸多的欲求,总会感觉不满足,起心动念纯在私利,必然招致仇怨,实乃得不偿失,何况又偏离了人生正途。
上一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下一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