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热门
讨论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里仁篇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解读】
地理环境似乎能决定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中国是陆地国家,尤其是政治核心历来居于内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刀耕火种,男耕女织,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生活空间就在本巷、本村、本乡、本县、本市、本国。
这样的生产方式又产生了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由此也便重人伦,厚情谊。
而海洋边国家的人就不同,他们以捕鱼为生,为了捕到更多的鱼,必要逐渐远游,目之所及,海阔天空,心态就开放。远游到异地,还会产生交换,商业和贸易就会发达,也便生了侵略之心。再远游,就发现了新大陆;当然也发生了血腥的屠杀。
夫子时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生为人子,自要孝敬父母,不可远游;三十亩一犋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倘若子外出,就打破了家庭的生活秩序,最主要是打破了人伦秩序。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何以为孝?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自然不可。所以,即便非得远游,也必须要让父母知道方位。
今天就简单了,再也没有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了。一封E-mail、一个电话,就算你在地球的另一端,也能天涯若比邻,远游反倒成了光荣的事情。你的孩子在哪儿?美国呢!一脸的幸福和骄傲。只是,人情越来越稀薄。孩子与父母,就快剩下一个空中的电波和屏幕上的符号了。
打赏
上一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下一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赏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