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里仁篇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4.8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注释】
①道.道理,指真理。
【翻译】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解读】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上一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下一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2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42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42楼
5000言397440445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在践行,这里的道指的的是仁义之道,孔子一生都致力于传播仁义之道,然春秋六国你死我活之攻伐不断。仁义势微,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感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鼓励六国之人行仁义之道,颇有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意思,只要践行仁义之道一天,也算没白活的意思。
2025-01-06
海南
点赞
0
回复
41楼
徐行吟
懂得的越多,才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圣人的眼光落在黎民苍生,胸怀天下社稷,所求的道不是我们普通人能轻易触及的,所以才夕死可矣。大多数人求的道,还犯不上用生命去交换,或许等孜孜不倦殚精竭虑的求索了一个又一个道,直抵达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时,才能生出类似的感叹。
2024-01-26
安徽
点赞
0
回复
40楼
5000言331079769
孔子闻道可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知与行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光知还不够 ,还需践行。问道万不可死矣!!!
2024-01-19
江苏
点赞
0
回复
5000言981286895
我觉得孔子说的“闻”是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认可,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地步,而不是知道。
2024-01-26
山东
点赞
0
回复
39楼
元一
结合人生设想了2种场景1.与“老子”或者一位贤者论道,突然豁然开朗,茫茫人海有了头绪,夕死可矣。表达听到真理无憾
2.以主张“仁”为核心的思想遍布天下,人人都有仁义,国家有了礼法,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看到这个情景,表达人生无憾
2024-01-17
陕西
点赞
0
回复
豆腐
1.牛顿弄明白了经典力学,但还没发表,夕死不可。传给人间,使人类进一大步,看到众多科学家解决问题,夕死可矣。学而时习之,自己整明白了而没有社会应用,则夕死不可。
2024-03-29
北京
点赞
0
回复
38楼
率性
朝闻道,夕死可矣:学道是多么的重要,知道就能行。道不是空的,率性之谓道,能尽性,按本性做事,尽已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最后与天地参。所闻的是这个道,要如何行这个道。学了,又验证了这个道,那不是此生足已嘛?
尽性是从易经来的。尽性的人就知耻。人活着就要尽性,本良知,按天性做事。有一天也就够了。人有一天能本着天性做事,就是晚上死了,也就够了。这也就证明人一天24小时,难以本着天性做事。
2023-12-03
浙江
点赞
0
回复
查看更多
随机
昭明文选
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
..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