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原文】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翻译】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解读】
 
勇于实践才能成功

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子路是个急性子,前面的文章已经有所介绍,因为这种性格,他还曾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子路之勇也是备受后世推崇的。这段文字,精彩呈现了子路的这个性情。每当闻听一个道理,如果认为是对的,子路会立即把它付诸实践。在没有完全领悟或者验证这个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再听到更新的道理。因为子路认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听到好的道理而不去做,那是一种罪过。
 
知与行,是儒家学说中关于认知与实践之关系的哲学范畴。子路有闻,也就是听到某种道理,他听到的道理就是知。这里的“知”,主要的并不是指具体的生活知识,而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着重指向人类的道德法则。在孔子的时代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儒学大师们都认为“知”在“行”前,人们的行动应该由某种理论作指导。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道德水平无法提升,或者我们无法成功,并不在于我们不懂道理,而在于无法把自己懂的道理付诸行动。譬如,“三思而后行”是一个简单而又确定的真理,但是,我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却很少能听做到这一点。再譬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只考虑自己的得失,把这个道理丢到脑后。还有一部分人,嘴上一大套,道理懂的比谁都多,因为是个空口理论家,最终一事无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向得道高僧鸟窠禅师请教佛法要义,鸟窠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白居易不以为然,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也懂得呀!”鸟窠禅师回答说:“三岁小孩懂得,八十岁的老翁却行不得。”种种现象表明,对正确的理论我们并没有真心接受,并没有把它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指南。那些道理,只是挂在嘴边的空话而已。绝大多数的失败者,都属于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反观成功者,无一不是强力的执行者。他们所知道的道理,以及所奉行的理论,大多数并不比我们高明,有时理论上还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把知道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并非理论上的学习,而是投身实践的勇敢。子路的精神之所以可贵,正是这个道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既关系到人的修养,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不可不慎。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风影衔蝉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想学得好,首先要心态好。 5000言331079769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你们看到了赞扬,我看到的是批评,一言以蔽之,子路缺少思辩能力。缺少批判之精神,有拿来主义冲动。 fish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用阳明的知行合一来解释,子路闻了道理,没有内化就是未知,真知了就是行了。这句话在强调内化的重要,不是讲子路的处理器是单核的,只能同时处理一个道理。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子路的这个状态,是人之常情。藕益和尚用“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来解释,“一句话听懂了就懂了,不懂就先搁着,存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没有疑那就不能再悟了。闻即是行,行即是闻,闻和行是一不是二。”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思类似。 阿菠萝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非闻一知二之人,遑论闻一知十矣。行即知。 轶想天开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这句话对于当下还是很有用的。当下的我们总是追求阅读新闻八卦,可是新闻八卦里有什么可行的呢?如果“未之能行”,就应当不去听,不去看。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行的解释似乎不通,我认为偏向于充分理解的意思,或者说实践验证 圣剑士的荣耀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不需要三思而后行! 柳叶居士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子路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曾问过孔子:闻斯行诸?他听到啥就要立刻去做,并且,多次阻止孔子见不该见之人,跟随孔子颠沛流离饿的不行的时候,别人都强忍着,他却质问孔子,做一个君子就活该受穷吗?在孔子夸赞他的时候,他也会像孩子一样高兴,甚至把孔子夸赞他的话写在腰带上,临死也不忘要正衣冠,子路是孔门弟子里最率真的人! king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知而不行,恐怕算不得真知。比如真知孝,自然会常回家看看,一来让父母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二来可以切身关怀父母。身在远地做不到这样,也可常与父母通通话,视频一下,嘘寒问暖,略解父母牵挂。 匿名游客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本文不光阐述知行合一的道理,恐怕也在阐述重在坚持的道理吧!一直在改变思想,结果什么也做不了! 十八子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往今来多少博学大儒皓首穷经求一个尽知,回头看一样没有落到实处,岂不可笑, MC绫风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思维上升为存在,这方面子路做的比较好,但是他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毕竟生活不是一根筋,可以同时实践许多道理 阳光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上节课没听懂,又讲下节课的内容,又是地理课 化学课,换你你不怕吗? 星星缺了情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这里的“唯恐有闻”应该改成“唯恐又闻”不然说不通啊 青花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为学日益,这种永不知足的“求知”精神,是一个误区。背后难道不暗示着子路不自信,错失当下吗? 毛头大爷 评论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道德水平无法提升。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