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述而篇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zhì):通“志”,记住。、
【翻译】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解读】
作为励志的话,差不多为所有大小学生所熟知并成为一种力量。无疑,夫子在这三个方面,坚持一生,堪称万世师表,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老师。这一次,他自己也不自谦了,而是对自己做了中肯的认识和评价。默而识之,与其说是学习的方法,毋宁说是严谨的态度,对所学所历,需要的是一种默然的宁静,而非哗众取宠;学而不厌是自然的事情,一旦感到学习的乐趣,一旦由学习而打开自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必然乐在其中,岂会生厌?至于诲人不倦,对老师来说是箴言,普通人就算了,你要絮絮叨叨教诲别人,肯定会惹人生厌的!不过这样的态度令人感动,坚忍不拔地教诲别人,一定是以为自己有重要的道要传授,一定是觉得无论对方多么榆木疙瘩,总有开窍的一天。多么好的老师啊,哪里再去找这样的大智大贤之人?
上一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下一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