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①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②云尔:这样说。
 
【翻译】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解读】

孔子认为学而不知满足是知,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是仁,两者结合起来是圣的境界。在前面的章节中,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见其思想确实是一以贯之的。他谦称道,说起圣与仁,自己还愧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自己也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自己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阿菠萝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身教也。为之不厌,文也;诲人不倦,行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忠信也。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处世中庸,修己安人,且为之不厌,致良知而知行合一,虽自谦躬行君子未之有得,然历经千年大浪淘沙,终成圣。 龚老师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风之邻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如此而已。 老高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怎么就感觉解释得不是很通顺呢,则可谓云尔已矣,有只是说说的意思,也许是夫子自谦吧,意思是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 老高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这时应该是个句号了吧, 队长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当圣人真是历经千辛万苦,这跟成佛是一样的,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孔子一生在努力向仁,推而广之!精神可颂!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这句于上句的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都是来描写孔子的谦虚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这么说一定是前面有弟子夸赞孔子简直是得到了仁德的大圣人啊,然后自己的一番谦抑之词。这两句应该都是孔子在课堂上发生的场景,非常生动,遥可以想见他们上课的场景。 4年10班李坦来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找过很多对论语的解释,感觉这个网站的解释基本比较准确,还有后面的故事助于理解,特别赞 阳光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至圣至仁,并非完美。 青花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谦,亨,君子有终。 ~~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人家讨论的是“厌”的意思,你说的却是“抑”。“厌”应该是“满足”不是“厌倦”,但是两者有近似之处而已。 桑柠 评论 子曰:“若圣与仁,:抑为之不厌的“厌”应该是满足的意思,翻译也应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满足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