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原文】
 
11.21子曰:“论笃是与①,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
 
①论笃是与:赞许言论笃实。这是“与论笃"的倒装说法。“与"是动词,表示赞许的意思。“论笃”是提前的宾语。“是”用于动宾倒装,无义。
 
【翻译】
 
孔子说:“要赞许说话稳重的人,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仅仅从容貌上看起来庄重呢?”
 
【解读】
 
看透人的本质

在这里,孔子提出,评价一个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单纯地凭借外在表现就说一个人是否是君子,而是要看他是真正具有君子的高尚品行,还是装出来的道貌岸然。认清一个人的本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个认识,直接决定了我们如何与人交往。识人用人,对普通人来说之关系到个人利益,但对国君或领导们来说,却决定着一个国家、政府或组织的生死存亡。
 
西汉末年,汉成帝驾崩以后,皇太后王政君掌握着实际权力。由于后来的哀帝、平帝在即位时年龄都很小,而且是以皇室旁支入继大统,所以并没有实权。当时,太皇太后王政君被王莽谦恭仁孝的假象所迷惑,几乎把所所有大权都交给了他。王莽在羽翼丰满之后,毒杀小皇帝,篡汉自立,西汉就此灭亡。西汉灭亡,王政君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她对王莽的言行有清醒认识,能看透王莽仁厚外表下的狼子野心,也不会有如此乱局。隋朝末年,隋文帝也是被次子杨广伪装的假象迷惑,废黜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结果,不但自己的爱妃被儿子糟蹋,而且最终断送了隋朝的大好河山。
 
作为个人,我们也会经常看错人,并因此给事业带来损害。因此,我们也需要密切注意这个问题。我们之所以经常看错人,原因在于总是凭借一些外在的东西判断他人。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行为得体、相貌堂堂的人更容易赢得我们的好感与信任,尽管他有可能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但这是深入交往之后才能判断出来的。这就说明,很多时候我们有可能被一些善于伪装的人给欺骗了。这就要求我们擦亮眼睛,剥掉这些处心积虑伪装自己的人的面纱,还原它的真面目,透过现象看到他的本质。
 
大千世界,人是最复杂的动物,难以认清、难以把握。要想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判断此人能否结交,能否深交,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靠一时一事,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要想准确地评价一个人,要耐着性子,冷静观察、冷静思考。识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要善于挖掘本质,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这是看清一个人本质的关键。人是善于伪装、善于表演的,很难一时半刻就看出个子丑寅卯来,也不可能凭借一两件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要想准确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品行,千万不要光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说一套做一套,有时候说得漂亮的不一定能做得漂亮,有时候做得漂亮的不一定会说。因此,识人不要听他说,而要看他做。而且,不仅要看他在人前做什么,而要看他在人后做什么。有些人在人前表现得彬彬有礼、有品位,可是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就暴露了本来的面目,全无修养可言。
 
此外,判断一个人,还要注意看他的表现是不是具有一致性。有的人长了两副面孔,对上级阿谀奉承,极尽谄媚;对下属声色俱厉、挑剔刻薄,这就是小人。我们还要注意“伪君子”,他们在大多数时候表现的和真君子没有什么两样,有时表现的甚至比真君子还要有谦谦之风,但是这一切都是伪装的,一旦触及他的利益,他会马上变一副脸孔。这类人最善于伪装,能说会道,无论是谁一时都难以分辨。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认清一个人的本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道纪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子曰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5000言685473596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说话时,看他眼睛!一个人再会伪装的人,看他的言谈举止细节,还有,以话试探他,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无主观性的观察 承商大飞哥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识人用人不仅外观其形及言谈,更重的是通过做事考验,其是否具有知行合一的品行。 阿菠萝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一听到别人发表的议论笃实厚道就屁颠屁颠的随声附和、积极参与,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人是真君子呢还是伪君子? 七十二渡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曾国藩识人有一个方法,看这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 七十二渡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小人,不能一以概之。从长远看,一个人在死前,始终抑制恶性,发扬善性,就是君子。但是,如果死前一刻,恶性突然占了上风,是否就可以说他不是君子了。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样拿起屠刀也马上为魔。故,君子小人之谈,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流动变化的。此时是君子,彼时未必。此事是君子,彼事未必。反之亦然。岂有只行君子事,未行小人事之人乎?人谁无过? 摘云星君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与「色庄」的区别,可以用「笃是」来区分;从一而终,便是「君子」;言行不一,便是「色庄」。 暴躁中年人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读论语至此,很少有夫子发问而不作答的,看来夫子谨慎了。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想问一下,之前有人说过伪善的人如果真的能伪装一辈子,也不能被称之为恶人了,但这里好像否定了这种理解,求助大家一下(小声) 我的理想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看到现在了,总体感觉这本书大多借鉴了杨伯俊的《论语译注》,不过这本书有论文,分析的更清晰,我很喜欢 晓宇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疑惑:笃该怎么理解,庄该怎么理解?论笃与庄有什么联系?求解惑。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人心隔肚皮,日久见人心。言语和表情是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只是初步判断的标准而已。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要看一个人的行为,考察他做事情的动机,了解其价值观和志趣,才能算是真正知人。 过路慢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为啥杨广会被鞭尸,大家都这样干,李隆基就是这样做的。 天圆地方。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明月清风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金科水能量水平极高,心向往之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论语·雍也》中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大概孔子之前因为宰予的言谈而对他有很高的期望,所以这次孔子骂的非常厉害,这其实是指责宰予言行不一,所以孔子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这几句反问也是孔子对于观人的思考,那些说话稳重得体的人是真君子还是看上去像君子?恐怕除了听其言还需要观其行吧。 阳光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怎能从神色上面去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呢? 青花 评论 子曰:“论笃是与,:“智慧出,有大伪”。这就是推行“礼”的副作用。这种难题是无法破解的。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