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原文】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①,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③,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④?"
 
【注释】
 
①微:如果没有。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的句首。
 
②被:通“披"。衽(rèn):衣襟,“披发左衽"是当时少数民族的打扮,这里指沦为夷狄。
 
③谅:诚实。

④自经:自缢。渎(dú):小沟
 
【翻译】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解读】
 
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里,孔子与子贡谈论的是“管仲不死君难”是否为仁。子贡认为,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连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并不这样看,他说管仲虽然没有为国君而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社会战乱稍安,百姓安居乐业,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贡献巨大。不仅如此,管仲的恩德还泽被后世。如果管仲当时追随公子纠死掉了,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子。在与子路的谈话中,孔子对召忽的死并未加以贬斥,当然也没有说死于君难就值得赞赏。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一个人生也好,死也好,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如何使这种选择更富有意义,更有价值,才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有的人活着,为非作歹,给社会造成了危害,他们的人生并没有什么价值,死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害。还有些人他们可能选择了生,也可能选择了死,但是无论他们作何选择,其生命都更具有价值。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生与死还可以选择,那么为什么不让生命更有价值一些呢?司马迁忍辱而生,为我们留下不朽的《史记》。司马迁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学习刻苦,10岁习诵古籍,师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20岁时就游遍大江南北。任郎中后,司马迁又出使巴蜀,考察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并随武帝出巡,游历四方。其父司马谈临终前,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夙愿,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撰写一部传世史书。司马迁42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同僚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而获罪入狱,并以“诬上罪”定为死刑。司马迁被人误解,痛不欲生,本欲引恨自裁,但因《史记》尚未完成,才接受腐刑,忍辱求存。出狱后,司马迁受任中书令,为的就是方便参阅朝廷收藏的大量史籍,便于撰写《史记》。后人多对司马迁的行为表示不解,但却不明白他的苦心。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向好友任安倾诉了衷肠,他说自己对朝廷之事已毫无兴致,昔日铭心之辱使他“肠一日而九回,君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下发背沾衣”。自己之所以选择“隐忍苟活”,是因为夙愿未了。我们说,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他当时选择了死,就没有《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巨著问世了。恰恰是他屈辱的生,发挥了生命的最大价值。
 
文天祥选择的是死,而他的生命因为这个选择而更有价值。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侵,1274年秋,元军逼近宋都临安,宋帝下令官员兴师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支数万人的“勤王军”,与元军展开搏杀。由于当权宰相陈宜中对元兵妥协,元兵得寸进尺,步步进逼。1276年,文天祥以右丞相身份和元军谈判,但被元将伯颜扣押,并遭到元将的威逼利诱,但他毫不动容。到江苏镇江时,文天祥趁机脱逃,历尽艰险重归朝廷。之后,他又外出招募军队,向元军展开反攻。由于他所组织的军队没有战斗经验,最终被元军击溃。1278年,文天祥因叛徒出卖,再次成为元军俘虏。路过零丁洋时,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诗句。宋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历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无比佩服他的气节,亲自劝降,文天祥依然守节不屈。元世祖无奈,只得下令处死文天祥。面对元廷淫威,文天祥没有屈膝投降,而是慨然赴死。他以自己的死,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人生丰碑。他死了,但是他的气节永远活在后人心中,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他的死,可谓重如泰山。
 
因此,不论我们如何选择,不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都要让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能为人民、为社会做些什么,那么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