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解读】
 
以直报怨

这里,孔子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是别人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对待他;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对待他。在情感上,中国人普遍主张“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当然也要对别人好,于情于理都应该是这样。至于如何“报怨”,则有争议,有人问孔子“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孔子给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所谓以直报怨,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以直道而行。分析他们为什么对自己不好,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是对方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事情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就行了。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以怨抱怨是以恶意、怨恨和报复去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坚持以这种态度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冤冤相报无休无止。到那时,我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彼此间的和谐,还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以及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所谓“以德报怨”是指你对我不好,我仍然要对你好。孔子认为,对损害自己的人,是不能报之以德的。否则,就会助长恶人的嚣张气焰。从《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是单纯地提倡“以德治国”,他主张治国要“德主刑辅”。以德治国,讲究礼乐教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使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实现基本的和谐。但是,任何社会或组织中都必然存在少数为非作歹者,对这种人就不能一味地宽容,还要辅之以刑罚。一味地姑息忍让,并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确实提倡仁爱之道,但是他的仁爱之心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对可恕的恕,对不可恕的就要以“直”报,该怎么对付就怎么对付。
 
孔子所提倡的“以直报怨”,是用公正的、直率的、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既不能冤冤相报,也不能姑息养奸。《礼记·檀弓上》记载了一段孔子和弟子子夏的对话。子夏问孔子:“心里怀着杀害父母的深仇大恨,该怎么办?”孔子说:“要时刻记着这仇,磨炼自己的心智,睡在草苫上,头枕着盾牌,不去朝廷做官,与仇人不共戴天。在市集或朝堂之上遇到他,不必回家取兵器,要立即与之决斗。”子夏又问:“那么心里怀着杀兄弟的仇要怎么办?”孔子回答:“不和仇人待在同一个国家中做官。如果奉君命出使仇人所在的国家,遇到仇人也不决斗。”子夏又问:“那么怀着杀堂兄弟的仇要怎么办?”孔子回答道:“不带头为死者报仇,如果死者家人去报仇的话,就拿起兵器跟在后面。”在这里,孔子讲的就是“以直报怨”,如果对方冒犯我们,对我们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就不能一味忍让,忍让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好欺负,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我们。
 
面对仇恨,我们要理性地分析。如果这怨恨产生的原因在自己,那么你该做的就是修正自己德行和行为上的过失,从而止住这怨恨。如果怨恨的产生和你没有半点关系,那么你就不要有顾忌,面对这种小人,我们也要毫不示弱地拿起武器保护自己。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512509753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最直观的道理,别人杀了你的父亲,你能不能用对待恩人的态度对待这个杀父仇人? 道纪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推崇的“直道而行”。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聂言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若换到夫妻关系,很多时候以德报怨无异于告诉她你很懦弱,没有人会欣赏你的懦弱。这样只会让她失去安全感,方向感。她送你一顶绿帽子你无动于衷,那送你一顶和一百顶又有什么区别;相反,结果是同样都是有可能面对你的秋后算账。既然是背叛,证明你在她心目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你若能感化她,母猪都能上树。 聂言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若换到职场,很多时候以德报怨无异于告诉别人你很好欺负,毕竟欺负强势的别人和欺负弱势的你来说,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所谓的“一碗水端平”是不存在的。脏活,累活,苦活都是你的,你若忍受平衡就不会被打破。一旦你反抗,你会承受所以人的怒火。在领导眼中,若需要有人牺牲,第一个就是你,你是最佳选择,因为所有人都不会有意见。 聂言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若是国与国之间,很多时候以德报怨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对待弱小对手的时候,你让出的好处或是利益越多,他咬你的时候就越凶。国家利益不可调和,你的德和国家利益可没多大关系。大国放弃国家利益甚至出让国家利益,无异于告诉别人自己国家很好欺负,没有人会对蛋糕感恩戴德。就像一只蚂蚁冒犯大象,大象怒了,蚂蚁吓哭了,大象说我给你赔不是,大象剁下自己大腿送给蚂蚁,吃饱的蚂蚁变成了饿狼,饿狼变成狼群,冲进大象家把大象咬的尸骨无存,对饿狼来说,利益大于风险。 寒蛩不住鸣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我觉得不管是孔子的“以直报怨”还是老子的“以德报怨”都没有绝对的对错,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看自己的身份对方的身份以及当时的形势 七十二渡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这里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相处的原则,其他场合不一定适用,不能混为一谈。直,是发心,不偏不倚。手段则是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终点不是复仇,而是完善自我。 阿菠萝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德者得也,得之于心、得之于人、得之于天也。直,不弯曲也,直通内心、直达内心、直接内心、直抵内心、直取内心、直照内心,所谓率真、耿直也。怨,怨恨,既不直更无德。直,只考虑自身;德,兼为人为己。直,然后德。孔子认为,怨不值得以德报,只能直报。其实,子曰有可商榷的地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都没问题。但以德报怨,也不行吗?不是不可能,也不是不应该,只是要循序渐进。修己、化人,然后以德报怨。或者说,以德报怨的过程如果不包括化人、甚至主要不是化人的话,效果一定不佳,甚至会适得其反。化人后,其实已不能叫以德报怨,乃以德报直、甚至以德报德矣。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孙。女子与小人,怨则不理?怨只直报?怨则化,化则直,直则报,以德报怨、以德报直、以德报德也。子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子曰:求仁得仁,又何怨? 夬央大夫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那如何面对小人呢?小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何以报小人之怨? 江湖术士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有的人说,孔子所提倡的“以直报怨”,是用公正的、直率的、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个“直”不是正直的方法,而是正直的发心,是正义的初心,至于方式方法不能教条死板,对于一个阴险狡诈的人,正直的方式方法是无法取胜的。王阳明平叛宁王的时候,用了很多手段,包括欺骗宁王,包括伏击敌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要比狡诈的坏人更狡诈才能保护好正直的人。”话虽稍显过激,但是道理是正确的,历史上多少教条主义的正直之人死于阴险狡诈的坏人之手。 蒋红燕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是不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具体事例,从产生怨恨的原因入手,以及消除怨恨的结果和影响范围考虑,选择何种方式消除或最小范围减少怨恨带来的负面影响。 命运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看来第一步是明明德,明明德过后才能分辨是非善恶 匿名游客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问题就在于,何以为德,何以为怨,何以为直?标准都是很主观的不是吗?怎么你眼里看为直的,在他眼里看为是怨,怎么办呢? 轶想天开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以直报怨。对那些企图颠覆国家,危害人们思想的公知就应严肃处理,毫不客气。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不要以怨报怨,注意掌握度,过犹不及。怨就是怨恨,就是别人对你干了肮脏的事,这个时候没必要隐忍,没必要往心里藏;隐忍要么是懦弱,吓破了胆,要么就是准备以怨报怨,准备逮着机会落井下石,甚至布局下套,匿怨而友其人,搜集黑料弄残对方,那就过了,两种都不是美德,前者不及。我赞同夫子的说法,就是直来直去,无论弱对强,还是势均力敌,立场姿态必须摆在那,技巧、损失、方式方法那是第二步考虑的事情;但是不能搞过了,人家赏你一巴掌,你卸人家一条胳膊,那就过了,过了性质就变了。怨不是过错,过错无心,说清楚就好,改正就好。怨分四种,公对公之怨,公对私之怨,私对公之怨,私对私之怨。第一种各为其主,斗智斗勇,不谈;第二种原则上不会存在,其本质要么是公报私仇,要么是公家凌虐大众;第三种最无奈,当公家失道失德,或者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或冷漠寡淡,不管民间疾苦,就会出现民告官,或者揭竿而起;第四种应该才是夫子所说的怨。虽然别人的行为咱管不着,但是咱们自己得把自己看住啰,不主动挑事儿,不主动招怨,别人无德,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怨恨来临的时候,最可怕的毛病就是脑门充血,瞬间失智,小怨大报,小事大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当怨恨来临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冷静地想一想,对方的动机是什么,对方的诉求是否符合他的一贯利益和一贯作风,对方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对方是自发的,还是被指使的,对方是主动的,还是被胁迫的,只有把上面这些疑问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咱们才能开启以直报怨。夫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当怨恨来临的时候,咱们如果能先逆诈,先臆度,然后觉察,那也是贤人吧,知者不惑啊。 Mrwang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赞同!天理循环。 东航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论语》读到这里,感触很深,之前很多传媒和言论断章取义,误导人也。善哉! 圣保罗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这是处世原则,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对待。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和具体措施方法,要看个人的能力以及对象是谁。 2041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直,天理,天道,道理,制度 2041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得看是什么怨! 队长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这个原则不是死的,很有弹性有灵活运用的空间,像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以德报怨,书是死的,真到运用时,那要考虑的问题层面很复杂,绝对不能拿一条原则通行天下一切事物。 柒夏微凉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道家的整体观视野和格局,比儒家的人文主义高多了。不过都对,层次不同 每天都做白日梦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宁可以直报怨,不可以德报怨,以德报怨多数情况就像教条主义的读死书,别人还以为你是傻子,然后变本加厉的增加祸害 小命一条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我觉得这是一句跟经典的话,不说对不对,太值得深思,为人处世之道,,每每看到这句话都有感触, 队长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事无绝对,有些事情可以以德报怨,俗称感化,不过这样的例子太少,不适合推广。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儒家:以直报怨。道家:以德报怨。释家:一切皆是相,无德亦无怨,德亦空,怨亦空,常怀慈悲之心。 阳芷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您解释得太准确了,非常附合原典! ╆→东东ゞ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直,不能只从字义去理解,要从字的含义去理解 明天會更好 评论 或曰:“以德报怨,:直不应该是规矩制度的意思吗?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