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②,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
 
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②澹台灭明:人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
 
【翻译】
 
子游担任武城地方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优秀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行路时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解读】

孔子问子游的这段话是在表彰澹台灭明为人奉公守法且有所不为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出他举贤才的标准:任用正直诚实、公私分明的人。孔子极为重视发现贤才、使用人才。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各种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争夺土地的有用之才,但孔子赞许的是有仁德有正直品质的贤才。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