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原文】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翻译】
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的仁义之路呢?”
【解读】
人间正道难行
人生的道路大体上有两种,即正道和旁门左道。其中,正道是指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治和行为准则,这条路上虽然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会越走越宽。而旁门左道则是靠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方式,前路虽然平坦,但只会越走越窄。可悲的是,世界上能认识到并愿意走正道的人并不多,所以,孔子才发出无奈的悲叹。
孔子一生秉持大道,去各个诸侯国献计献策,想使当时各个诸侯国政策法令的实施都符合中庸的大道,然而,他所持的大道很少被当时的国君采纳,他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所以不由得发出了大道不行于天下的感慨。为了使得他心中的大道能够流传下来,他又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教化世间的普通百姓,让他们不去做那些“逾矩”的行为,从而使得民心淳朴,天下太平。然而,世人的思想见解都很普通,所以推行大道难之又难。
不仅正道难行,更可悲的是旁门左道却大行其道。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许多诸侯国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为了扩张势力,许多诸侯随意出兵攻打邻近国家,掠夺土地和人口,以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与此同时,各国交往更是唯利是图,根本不讲仁义和信用,政治道德荡然无存。天下如此,各诸侯国内部也好不到哪里。孔子所在的鲁国,便是君权旁落,三桓专权,僭越之事时有发生。诸侯国大夫们不仅欺凌国君,而且为了权力争斗不已。为了搞垮竞争对手,大多不择手段,做事凶暴残忍,丝毫没有仁义之心。
除了为政者,还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商贾,他们为了能够攫取到更多的利益,坑蒙拐骗,不惜手段地捞钱。在他们眼中,只要有利润可赚,就不惜铤而走险;若是有着利润丰厚,就会罔顾道德法律。可喜的是,孔子的大道并没有消亡,有志之士薪尽火传,使之代代相传,后继有人。在污浊不堪的时代,总会有人站出来,进德修身,教化弟子,传夫子之大道,倡仁善之德行。世间正道难行,有些时候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达成目的的,但是为了心中的正义,我们只有坚持下去。倘若大家都畏难而退的话,永远也不会看到大道畅行时的社会繁荣。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2209554708)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人间正道虽难行,但道路越走越宽;旁门左道虽易行,但道路越
汐(776998077)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我以前只看过道德经和你一样,但后来才发现孔子更圣一筹。中
十八子(2633191209)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看到这明白了,青花同学是学道家把天人二分了,其实天地之间
智障(3060456027)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炎黄子孙,你以为是随便说呢
绪风吟(1253924125)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宝藏网站,感谢老师整理
拾贰(1310726964)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吾闻一言,众公鉴之。曰:途路无径,焉有教斯,寸步难少也。
pony(10001)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孔子之道正是符合阴阳之道,所以能流传几千年而不衰。而如果
Mr.Aroma(2329824671)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旁门前宽后窄,捷径只会弄巧成拙。踏踏实实走正路吧
墒以光年(2453444342)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你们写论语时候能看见我吗
阳光(549220678)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从众心理 名人效应,当仁义道德与功名利禄互相冲突时,真不是
紫陌红尘(869792743)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夫子传世两千多年,后世还会传下去。而你呢?泯然众人矣。可
泰州·鸿宝(672523251)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人间正道是沧桑
恋人未满.(2091664844)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仁义之路是毕竟的
王源(20001108)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能学到很多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生之道方向有二。孔子之为人规定方向,势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