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①语(yù):告诉,讲说,谈论。
【翻译】
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解读】
区别对待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曾多次提到过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他觉得,具有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就可以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但是,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能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了。孔子根据弟子们不同的资质,分别授予不同层次和方面学问的做法,即便是到了现在,在教育上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这个思想,在教育学上便叫作因材施教。其完整的内涵是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学生们的长处充分挖掘出来,尽量弥补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孔子对区别对待原则的应用可谓得心应手。比如,不同的弟子向他问“仁”,他的回答没有完全一样的。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弟子们的资质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善于依据他们的心智水平予以教导。后人之所以把他奉为万世师表,这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在这段文字中,孔子重点强调的是依据人的资质进行教育。孔子为何要这样说,其中道理何在呢?
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篮筐定理,其内涵是:篮球比赛之所以精彩激烈,富有观赏性,与篮球筐的高度有很大的关系。人们把篮球筐设定为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大受欢迎的世界性体育项目。如果篮球筐比两层楼还要高,进球就会非常困难,容易使人失去耐性和信心。反过来,如果篮球筐只有一个普通人那么高,进球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和动力。这个定理运用到教育上,便是通俗的“跳一跳,够得着”,这样的教育目标最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高度的追求热情。因此,要想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设置“高度”适度的目标。孔子之所以给中等资质以上学生讲述较为深奥的道理,原因就在这里。对于资质较差的学生,内容过深就会难以理解,目标过高会使他们备受挫折。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对学习失去热情。
孔子的这个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在现代的教育学上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比如基础教育中,按孩子的年龄和智力发展水平分年级教学。还有,许多老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也会自觉运用这个原则,依据孩子的理解力讲解相关内容,或者根据孩子的智力水平设置教育目标。这些做法,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值得重视。所以,这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掌握的教育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像孔子一样将教育变成艺术。
元芳,你怎么看?
- 共有 0 条评论
锁爱(1434777564)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锁爱(1434777564)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锁爱(1434777564)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教育方式也不一样
Dr.D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Dr.D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会不会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阿菠萝(125641787)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小人不仁
小琪(3610304)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会不会是“人到中年,可以与长辈们讨论家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一是,都在说因材施教,如何识别材是个大前提。如果连材都未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上智与下愚怎么来的?不是先天生来的,即便有先天的遗传因素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一、上中下可能是“位”,原因是身份地位这是张明牌,谁都可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大概要考虑弹琴的目的。刚开始学的时候,为了把琴谈好,只能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恐怕只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完成教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就国内的大众教育现状来说,依靠的主力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和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合理的垄断分配教育权,将受教育权给区别对待了,如果你没有
似曾相识(2998519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多大的班算小班呢,一个班三四十人,算不算小,其实也觉得算
王征(972169390)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资质个毛线啊,中等以上指的是贤者以上,是以贤者和普通认为
king(219608865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这恐怕并非仅指才智,也指觉悟水平、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
24697846(24697846)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类比错误。应该是你以为在论辩真理,别人以为你炫耀
Rain(82188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一样弹啊,听得懂听不懂不影响你弹琴的啊
(42343142)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因材施教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社交这点很重要,你以为在炫耀,人家以为你是傻缺
球(1644156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就喜欢听你的解释,跟牛弹琴,怎么谈
门管部2(843477456)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不必掩饰,他也会认同
Hero(65150965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人的可塑性很强,小到高后面努力也是可以补救,再就是一个规
(220955470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本文可以学到两个知识:一个是教育要因材施教;二个是得人,
恋雪(54367895)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现代社会这是人权,所谓的优越剥夺了他人的权利
扶風(291527876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小知不及大知?
汐(776998077)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方法应该只谈得上技巧,技艺,知识,不算精神,不算本质,不
汐(776998077)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不知道有无相生的道理.。。。这是他的
山有木呀木有枝(913266066)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孔子讲究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教育方法也不一样。这就像我们
唐朝兄弟(3301462850)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唐朝兄弟(3301462850)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在孔子那个年代德行是基础。有了德行才去学学问的。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农村学校几近人去楼空,城镇学校几近人山人海;说要因材施教
Mr.Aroma(2329824671)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大众教育怎么办,你以为都跟孔子似的开小班..............
一凡(695686412)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何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这里解释得更加具体,详细到方
阳光(54922067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孔子说:凭你的智商,很难跟你解释
阳光(549220678)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现在不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年年不及格年年升级,考0分的和考
紫陌红尘(869792743)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这句话用来形容你太真实了。对你不可以语上也
?vs唐文奇(31411931)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以”可以作动词,中学就学过。这个解释很合理,因为孔子说
君子蘭(791429335)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意思。
墨烟(1878577800)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也许都指,因材施教,不一定,学问保障德行的实施
青花(13356791885)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本章的“上”“中”“下”,指的是学识还是德行呢?有个疑惑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3363297441)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照你这样翻译的话,以怎么翻译呢?
nny(962205979) 评论 子曰:“中人以上,:本节推荐翻译: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高深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